閱讀歷史 |

第256章 終局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著烈士的鮮血,都堆積著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踴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援。

……………………………………

章節連載總貼:【山河血】第256章終局

1933年4月,蘇聯,莫斯科,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

在一間寬大的辦公室裡,一個棕色頭髮的高個子中年人在看檔案。此人就是7年前接替捷爾任斯基出任政治保衛局領導工作的曼辛斯基,和捷爾任斯基一樣,他同樣也是波蘭裔,這或許是他和捷爾任斯基唯一的相同之處,除此之外,兩人很難找出別的相同點了。

這位波蘭律師的兒子,被“蘇聯人民的領袖”稱之為“我可親的,但警惕的波蘭大熊”,不過,儘管作為政治保衛局的領導,身為蘇聯的高階幹部,他卻熱衷於奢侈的生活,有時候也寫幾句頹廢派的詩,和同他一起工作的人完全相反,他是一個講究衣著打扮、愛享受,完全一副無所事事的花花公子的模樣,甚至在審問犯人時,他也會躺在沙發上,披著一件中國絲綢衣袍,一邊修著指甲,一邊提出問題,

而他的辦公室內,擺滿了他收集來的古董、油畫、雕刻等藝術品,甚至還有來自東方的佛像,他正是在這種脫離現實的氣氛中,主持著自己的工作,有時候翻譯詩歌——他能夠熟練的用朝鮮語、中文、土耳其語和波斯語這些東方語言與人談話,而且發言吐字極為準確,當然吟風弄月的詩篇並不是他的工作,在更多的時候,他要麼寫著處決書,要麼在逮捕令上簽名,不過他的愛好卻使得他得到了一個外號——“契卡的詩人”。

但在另一方面,曼辛斯基倒並不偷懶,同樣也沒有沉浸於吟風詠月的詩歌中,他的工作相發勤快,而且可以說成績斐然,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他的這種頹廢的作風,也許只是一種偽裝,用於掩飾他那難以捉摸的內心世界。

依如過去一樣,曼辛斯基又一次翻譯著來自東方的詩篇,這是一首據說出自一位中國資本家的詩篇——《我愛這土地》,每翻譯一句詩篇,曼辛斯基都儘可能的反覆用俄語、漢語朗讀,以便更準確的表達詩篇的意思。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嗯,應該用……”就在他試圖翻譯這一句的時候,一個四十歲左右,鼻下留著一副齊鼻鬍鬚的穿著軍裝的中年人走了進來,他就是特別處的主管根裡克•雅戈達,他走了進來,將一份檔案輕輕放到他的桌上。

在國家政治保衛局中,“特別處”的代號是“施密爾舒”,意思是“消滅間諜”,實際上是一個執行別動處,它專門執行謀殺、綁架、處決的任務,專門在國外或者國內以暗殺的手段剷除“國家的敵人”。

“請坐,捷恩利科”

看完這份檔案,曼辛斯基的臉上露出一些頹廢的笑容:“捷恩利科,知道嗎?我並不關心外國的事情,在我看來,在國外搞諜報工作只侷限於科學領域裡也就足夠了,我們的間諜送回來的情報,等送到我的辦公室時,早已經過時兩年了,搞這東西根本就是浪費時間!”

在強調自己的態度時,曼辛斯基又揚了揚手中的檔案,然後不無嘲諷的說道。

“那些人,根本就是在亂搞一氣,他們現在想要殺死一箇中國人,那樣就是阻止中國和日本談判嗎?”

雅戈達搖搖頭,他知道自己這位上級的愛好,在政治保衛局內,他的這位上級任用了一批對他忠心耿耿的波蘭人,他的活動重點是反間諜和肅反,至於對外國情報,他根本就沒有多少興趣。

從辦公桌後走出來,曼辛斯基拍拍雅戈達的肩膀。

“捷恩利科,你該記住這一點,那些人,在浪費我們寶貴的資源,我們埋藏在北平的網路,是不應該被這麼浪費的,儘管我並不贊同郊區的那些傢伙每個月把數百萬上千萬盧布花在國外,可是,有一些國外工作,總需要進行下去——

“您是擔心,我們的網路會暴露?”

儘管對於“郊區”那些並不屬於政治保衛局的,保持著獨立的國際聯絡局有一些意見,但並不意味著,曼辛斯基沒有發言權,事實上,在北平的網路,並不僅僅屬於國際聯絡局,同樣也有政治保衛局的情報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