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1章 白與紅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著烈士的鮮血,都堆積著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踴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援。

……………………………………

章節連載總貼:【山河血】第231章白與紅

白色。

這是何等純潔的色彩啊!

在許多國家,女人結婚的時候,會穿起白色的婚紗,在東方,新娘的初夜新娘全鋪上一片白色的綢緞,白色是明亮的,白色是乾淨、純潔的、樸實的、雅緻的……白色同樣也是醫生和護士的顏色,白色這無色的純潔,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生命!

是啊,生命是何等的純潔、何等的樸實,何等的……充滿希望。

是了,當那白色的救護車拉著“嗚啦、嗚啦……”的響聲,一路駛來的時候,那白色的汽車是充滿希望的,那是生的希望。

在過去的半個月裡,救護車,準確的來說是一輛輛被漆成白色的卡車,穿梭在平承公路上,當那些白色的卡車在公路上賓士的時候,即便是再不守規矩的人們也會主動讓出一條路來,沒有任何人會去阻擋這些白色的卡車——這是救護車,往返於古北口前線野戰醫院的救護車,前線的醫院,說是醫院,到不如說是一個繃帶所,只是負責打上崩帶罷了,

真正的想要救治傷員,還是要把傷員們送到北平陋院之中

北平的醫院住滿了傷員,北平的學校也住滿了,為了騰出可供上萬名傷員居住的床鋪,北平的市民們竭盡所能了,用盡了一切辦法,儘可能的騰出了一切可以騰出來的地方,甚至有的飯店選擇停業,改為容納傷員的臨時救護戰,數以千百計的學生,停課充當志願護士以服務傷員。

石景山鐵廠,這裡是北方公司的發源之地,就在幾個月前,幾棟為職工修建的宿舍和住宅被出借給了北平軍分會,

然後在大門外掛上了一塊“石景山陸軍臨時救治醫院”,至於這裡的工人則擠在狹窄的民居中。

亮堂的、全新的工人宿舍只要有了醫生和裝置的確是一個環境極為優良的醫院,從協和醫院以及華北其它城市趕來的醫生們,來到這所醫院,而北方公司則捐獻了價值數十萬元的醫療器械。自此,這裡甚至成為了一所不遜於協和等大醫院的救護醫院。

數以千百計的傷員在前線經過簡單救治之後,從長城和遷唐一帶源源不斷的輸送到這裡。

一輛白色的卡車疾速駛進院子裡,卡車不過是剛一停穩!

血!

鮮紅的而刺目的血,便順著汽車後木製的貨板縫隙不斷的滴落下來,來自各個學校的學生們,立即像是戰鬥一樣,

用最快的速度將那些重傷員抬下車,但凡是送到這裡的,都是不能動彈的重傷員,耽誤一分鐘,失去的可能就是一條生命!

“這一個送到西院……西院……”

隨著卡車上一個年青的至多不過是剛上醫學院的青年的喊聲,一個個擔架被抬到了西院,每當他說出一個“西院”的時候,人們的心靈便是一陣刺痛,這意味著一一條條生命的逝去,西院那裡是等待死亡的地方,無法救治的重傷員,在那裡等待著死亡,他們唯一的安慰恐怕就是上海的杜老闆等人捐贈的嗎啡針。

在這座大院的最深處,一具具屍體凌亂的堆放在那裡,等待著北平各界捐獻的棺材的到來,儘管這裡的醫生竭盡全力救治每一個傷員,但是在這座醫院之內,每天都在數以百計的傷員來到這裡,但其中絕大多數會死去。

這裡最需要的,不是醫生、不是藥品,而是棺材,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這裡的一切都表明著這場戰爭的殘酷。

“娘……娘啊……”

“痛啊……”

擠滿等待救治的傷員的院落裡,響徹著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或許,他們在戰場上從不曾畏懼過,或許他們曾義無反顧的衝向敵陣,但當一切都結束的時候,他們仍然和普通人一樣,他們同樣無法忍受失去肢體或者骨斷血崩的痛苦,而那一路的顛簸,更是讓他們的傷痛又加重了幾分。

聽著那一聲悽慘至極的慘叫聲,劉若雲的內心不斷的顫抖著,作為學生,她和不少女同學一樣,選擇到醫院裡做護士,以幫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