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著烈士的鮮血,都堆積著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踴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援。

……………………………………

章節連載總貼:【山河血】第229章克敵還需器先利

房山,曾經喧囂的“房山保衛團”的簡易軍營,此時已經幾近荒廢了,這裡一度僅只留下少數的幾十名留守人員,那些簡易的木板營房散落於谷間,靜悄悄的彰顯著這裡的死寂,直到一批紅石嵐戰役期間的重傷員,在北平的各個醫院接受救治傷愈後,這死寂般的山谷才再次熱鬧了起來。

儘管這些“老兵”的傷勢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不過在這裡,總好過醫院,至少在這個相對熟悉的環境中,他們的心理上可以平靜一些。

“瞧見沒有,那些個洋學生又忙活起來了!”

坐在營房前木走廊處的老兵們,笑眯眯的瞧著兩百米開外那些忙活著的洋學生,這些洋學生都是北平那些大學裡的學生,有學生,也有教授。

可不是嘛!

在曾經的操練場上,十幾名學生和老師,他們圍著一個高達近兩米的鋼筒,他們在那裡不停的檢查著,似乎所有人都極為認真,而在不遠處的一個木臺上,還擺放著一枚尺寸驚人的炮彈,那炮彈口徑至少超過200毫米。

不過那高聳的炮管看起來倒是顯得有些簡陋,甚至於就連同那炮架,都能看出不過只是臨時拼裝罷了,而炮管與炮架的固定,更是用簡單的皮帶加以固定,可雖是如此,遠遠的看著那門“大炮”,管明棠還是略顯有些激動。

這是“沒良心炮”的“制式版本”,在長山塔試驗的“沒良心炮”並不成功,一來是工兵沒有時間試驗,二則是因為射程太近,以至於無法在防禦時發揮應有的作用,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管明棠會放棄,就眼前的這門“巨炮”。

“李教授,如果試驗成功的話,以現在北平廠的生產能力,咱們一天能製造多少門?”

瞧著那門簡陋的大炮,管明棠隨口問了一句。

“嗯……”

在心下默默估算片刻後,李承幹給出了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

“如果能保證鋼瓶和其它材料供應的話,一天生產50門,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日產50門252毫米“巨炮”!

若是傳出去的話,一定會震驚全國,不過管明棠卻知道,這種“巨炮”也不過就是勉強可堪使用罷了,只是“應急產品”,雖說是“應急產品”但是為了研製它,除了自己給予一定的“啟示”之外,北大機械工程系的教授們還是用了半個月的功夫,方才完成設計。

這門巨炮的最初的構思竟然是源自“沒良心炮”,但真正的靈感卻是出自管明棠曾於網路上看到的“保鈴球炮”,老外用高壓氣瓶diy的打保鈴球的“巨炮”,為此,管明棠甚至特意從後世購買了數百個80l高壓氣瓶以充當“炮管”

炮管的結構同樣極為簡單,瓶口的控制閥被改成了一個加裝有底部內建拉發擊針的萬向軸,瓶底被切割,然後加裝簡易炮架,甚至連炮管和炮架的連線固定也不過是用幾條粗皮帶罷了,總之就兩個字——“簡陋”。

可以說簡陋致極,雖說簡陋,但是隻要了解它誰也不會懷疑它的威力,它可以發射重達100公斤的重磅炮彈,而炮彈內裝有42公斤阿馬託炸藥,威力巨大的炮彈,加之相對可觀的射程,總之,絕對是一個攻防利器。只不過,現在,它依然停留在“紙面”上,這是它的第一次試驗。

在幾名留守士兵的幫助下,沉重的鑄鐵迫擊炮彈從炮口處填裝入長達i。8米炮管,隨後人們紛紛後撤,不一會整個迫擊炮工事內,只剩下一名炮手,那名炮手的手中拿著拉火繩繩頭,雙眼盯著遠處。

拄著柺杖的韓小武,一蹦一跳的跑過來,然後行了一個軍禮。

“副司令,可以開火了!”

“小武,你傷還沒好,別跑那麼快!”

先提醒著這個身上十幾處槍傷、刺刀傷的下屬注意自己的身體後,管明棠又點點頭說道。

“那開炮吧!”

“開炮!”

那喊聲一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