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5章 古關為證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著烈士的鮮血,都堆積著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踴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援。

……………………………………

章節連載總貼:【山河血】第225章古關為證

萬里長城是中國人創造的一個世界聞名的奇蹟,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使用人力最多的一個軍事防禦工事。長城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修建,之間的秦漢明等各個朝代都經過數十次的大型修復和重建,到了明朝洪武時期,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的虎山,全長有6350公里之長,堪稱世界之最!

長城大多修建在適合防守的崇山峻嶺之間,其修建時的艱難足以讓後人歎為觀止。外國人一向把長城作為中國精神的象徵,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傳統的農耕文明。由於農耕並不像放牧那樣需要大量的土地,它所需要的只是:一片固定的肥沃土地,先進的生產工具,比較完善的水利設施和一定規模的交易市場。這就絕對了農耕民族活動的區域是固定的,而不是四處遷徙!

因此這些民族大多過著穩定和和平富足的生活,這又促進了民族文化教育和藝術的發展。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都是農耕文明,他們是世界文化的決定性力量。

對於農耕文明來說: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區域固定的肥沃土地。農耕民族為了劃分自己的領土或者用於防禦,一般都修建著大大小小的城牆工事。

而中國人尤其是這樣!

中國古代的地形非常特殊,整個東亞最富饒的地方都在中國人手中。從中國往北是貧瘠的蒙古草原和冰雪連天的西伯利亞,往西是可怕的西藏高原,往南是叢林密佈瘴氣滿天的緬甸和越南,往東就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這些地域在古代人看來都是不適合生存的地方。古代中國人認為自己掌握了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沒有必要再去爭奪那些無用的土地。

中國對於異族的土地不感興趣,對待威脅入侵中國的異族進攻進行懲罰性的征討,他們所作的就是透過軍閥消除異族對中原的威脅。在多次遠征大漠的戰鬥中,中國往往採用大清洗的形式,將各個曾經侵略中國的部落斬盡殺絕,很多民族就這樣滅亡了,在古代的中國人不缺乏勞動力,根本不需要俘虜,中國同樣也不需要那些貧瘠、荒涼、滿是瘴氣或冰雪的土地,唯一需要的僅只是安定的耕作環境。

於是中國人不惜辛勞的修建了萬里長城,把野蠻的異族擋在長城以外。千百年來中國人在自己的區域中,享受富足與安詳!

外國人認為:長城是中國人故步自封和傲慢自大的集中體現。

在歷史上長城就像三峽行道中的礁石一樣,一股股洶湧的異族騎兵的流水,都在礁石上撞的粉碎!即便是甲申之變,滿清入關也不過是吳三桂引入關內,若非如此,滿清絕不可能入關,萬里長城一次又一次的將野蠻的異族阻擋在國門之外,他是中華民族的保護神,是中國的象徵。

而到了民國二十二年,在這一年,失修數百年的明長城,再一次迎來他們的守衛者,古老的長城上將再一次上演民族之間的血戰。

古北口!

如洗的天空,日軍的飛機像一群飛鳥,從天邊壓了下來,直奔古北口一帶的守軍陣地而來。長城附近的守軍看到飛機,立即有人驚慌失措的叫道:

“飛機!飛機!鬼子的飛機!”

在陣地上軍官連忙叫喊道:

“隱蔽!隱蔽!!趕快隱蔽!!!”

喊聲還沒有結束,那十幾架飛機就俯衝下來,炸彈像雨點般紛紛落下,一時間整個陣地完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守軍傷亡嚴重。

日軍第六師團第十二旅團長正在用望遠鏡看著對面的一切,當看到古北口守軍陣地,此時完全被濃濃的硝煙所籠罩,在炸彈的劇烈爆炸中,碎石崩飛、就連古北口的角樓亦被炸塌了,在滾滾濃煙之中,到處都是支那軍人的屍體。

“立即組織部隊,出擊!”

隨著一聲令下,一隊隊如虎似狼的日軍士兵,哇哇狂叫著,湧向古北口守軍的陣地發起了進攻,在過去的幾天中,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朝著古北口一帶的中國守軍發起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