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最可怕的不是現實不讓人滿意,而是當人們不再相信任何舉動可以改變現實。失去希望,讓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失去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面對李樹春,管明棠道出了一句關鍵,從李樹春進入邯彰,管明棠便得到了情報,對於這位山東省民政廳長的到訪,管明棠雖說關注,但並沒有主動“找”他,而是任由他在專區裡轉著,轉到最後,他總會來自己這,他來這裡是為了答案,而現在自己則就把答案給他。

“一個國家失去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驚訝的看著管明棠,李樹春唸叨著這句話,他的眉頭微微一鎖,這與當前的局勢有什麼關係嗎?

“說實話,我不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是在擔心民眾要求改變的聲音嗎?”

笑看著李樹春,管明棠似有些無奈的聳了下肩膀。

“嗯,我想,或許是擔心我會不會藉機染指山東吧”

管明棠的直白,倒是讓李樹春的神情一陣尷尬,這的確是他和向方等人的擔心,畢竟……

“這種擔心誰都會有”

在李樹春面前,管明棠直截了當的道出的現在山東問題的根本原因。

“畢竟,如果按照那些士紳們的要求,估計會有大量有邯彰鄉建人員進入各縣政府以及合作社,別說是向方兄,即便是我自己,面對這種情況,恐怕都會有所擔心……”

“哲勤,”

神情尷尬的李樹春試圖解釋什麼,但管明棠擺擺手說道。

“萌軒兄,我只是說事實,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咱們沒必要整那些虛的,有時候事情,還是說明了,講開了的好”

站起身,管明棠回到辦公桌邊的書櫃,拿出兩本書,然後再次走到沙發邊,將書遞給李樹春說道。

“這兩本書是邯彰的縣政和鄉村組織辦法,在邯彰所有的一切,都必須遵守法律的授權,縣政的實施、鄉村的組織,都必須遵從這一基本原則,所以,我想,您需要的答案的在這裡,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樣也在這裡”

將兩本書送給李樹春之後,管明棠又用極為誠懇的語氣說道。

“法律與制度,在邯彰,這是我們唯一遵從的根本,比如說各地在整頓吏治的時候,往往依靠長官的意志,而在邯彰,我們所依靠的制度,透過不斷的完善制度,千方百計的防範官員可能產生的任何貪腐之舉,而輿論與民意代表的監督,同樣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制度,制度是解決許多問題的關鍵,包括在鄉村合作化建設中,亦是如此”

在管明棠提及邯彰的制度時,李樹春深以為是的點著頭,幾乎是自從邯彰專區成立之後,其官場清廉就為國內所側目,在主政邯彰之後,管明棠對於腐敗的治理,並沒見到在國內常見的對貪腐者大開殺戒、人頭滾滾的場景。相應的,是一步步有針對性的法律的出臺和不斷制度的完善,文官選拔和獎懲機制的建立,公開透過的財政制造、完善的監督體系,最大程度的減少了官員腐化的機會,對於那些制度李樹春曾研究過,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因為有一些制度卻是他們學不來的。

“邯彰鄉建的成功,一是緣自於制度,二則是緣自於幹部培訓”

在李樹春的面前,管明棠顯得極為坦然。

“有了制度上的嚴謹,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畢竟孬和尚把經念歪的事情,並不少見,所以,在村治實施之前,我們建立了鄉村建設學校,培養了大批的鄉建幹部,即便是現在,每年仍然不斷的培養著幹部……而在幹部的選拔中,我們傾向於選擇富農家庭的子弟進入鄉建學校,一來是因為地主家庭子弟,更傾向於就讀其它高等學校,二則是因為地方施政的需要”

“哦?”

這倒是李樹春在這次考察中沒有注意到的事情,這有什麼區別嗎?

“在鄉村,富農大都是本地的種地能手,他們的父母在村間享有普遍的尊敬,這有利於他們將來的鄉村管理,而在另一方面呢?則是因為千百年來,政府都是依靠士紳,也就是地主制理鄉村,而現代城市的發展又使得大量的地主遠離鄉村,遷往城市,這似乎是發展的必然,所以呢,在鄉村,我們必須要更加依賴富農……”

聽取著管明棠的解釋,李樹春聽得極為認真,他甚至拿出筆在那裡作著記錄,他知道,此時管明棠和他說的話,有許多都是不曾告訴外界的,同樣也是外界無法獲知的,甚至可以說,這是邯彰鄉建能夠成功的根本。

“而在鄉一級的民意代表的選舉上,地主又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絕大多數地主家庭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