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著烈士的鮮血,都堆積著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建設一個有愛的山河吧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請大家踴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援。

……………………………………

章節連載總貼:

---------------------------------------------------------------------第176章君投之以信,我效之以命

在車隊離開長山塔時,宋子文不由自主的朝著後視鏡中的長山塔看了一眼,臉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對於管明棠這個名字,他並不陌生,雖說現在已經從財政部長以及行政院長的位置上下來了,可並不意味著他會遠離政治,實際上,作為中央銀行這家名副其實的中國的中央銀行總裁,反而對政治的影響更甚。

否則這次也不會受蔣介石委派前往河北,督促張學良派遣主力前往熱河,於熱河禦敵,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眾所周知,宋子文是一個極重承諾的人,只要他答應的事情,一定會辦到,就像張學良索要的幾百萬元開拔費以及鉅額軍費一般,雖說宋子文沒完全答應,但卻答應了絕大部分,剩下的只是籌集款項的事情了。

只不過在來時,宋子文卻沒想到,自己會在熱河碰到這個人,這個用一座漢陽鐵廠,把南京本就渾濁不堪的政局,更攪混幾分的管明棠。

“子文,看樣子,你對管哲勤好感甚濃啊!”

覺察到宋子文的神情變化,張學良試探的問了一聲。

“漢卿兄,不是我對他有好感,而是那位覺得他不錯!

那位,不用他細說,張學良也知道他說的是誰,除去南京的那位還能是誰?在張學良詫異的功夫,宋子文又刻意說道。

“漢卿你也知道,自民十七年濟南事變後,那位便將其視為奇恥,更認定中日必有一戰,現在日人佔領三省,又欲佔領熱河,其野心可謂是昭然若揭,現在欲行以抗戰,必發揚工業,而鋼鐵又是工業之母,所以,管哲勤重辦了漢陽鋼廠,雖說得罪了一些人,可卻討得了那位的歡心!別人聽他說話,只聽其表,而他卻抓住了那位的心思!”

宋子文的語氣間不經意透出的資訊,讓張學良的眉頭一皺,那張痩削而沒一絲神采的臉上,憂色更濃了,在內心裡,他不擔心外界的指責,同樣也不怕南京斥問,因為上次秘密前往南京與那位見面之後,他拿準那位最近幾年,為了備戰對日本絕對會百般隱忍,可現在,宋子文話裡卻隱約的透出一個資訊——百般隱忍,還有忍不可忍之時。因為在那次談話中,他的話裡總是強調著熱河的重要性,熱河一失,關外各省抗日義勇軍,便再無從得到關內接濟,到時即會不戰自潰。

見張學良陷入沉思,宋子文便知道他聽懂了自己話裡的意思,熱河不容有失,否則那位也不會再次命令從湖南、江西兩省前線抽調中央軍,只不過,調動部隊需要時間,而且還要考慮到兩省前線戰局,不能再重導去年覆轍,在中央軍到達之前,這熱河,還是要靠他張漢卿。

在車內陷入一團沉寂時,宋子文卻又一次想到在長山塔見過的管明棠,雖說兩人是第一次見面,但他對其卻是“久仰大名”。

“漢陽鋼鐵公司……”

於心間沉吟著,宋子文的唇角不時閃動著笑容,目光中更是不時的掠過些許異樣的神采。

5000元捐款、30支長短槍與200條步槍、發子彈。

前者是宋子文捐的,後者是張學良批的,這應該是遭到這兩位“大人物”之後,五十八路軍得到的最實際的回報,雖說,除了那30支長短槍之外,現在自己什麼都沒得到。

可不知為何,看著那慢慢消失的汽車尾燈,管明棠的心裡卻升起一陣不安感。為何會生出這樣的不安?

“有些操之過急了!”

管明棠的心下暗自警惕著,自己這樣會不會太過急切了?

可惜曾澈昨天已經連夜回北平了,要不然,或許他可以給自己提一些建議。

“司令,今天這麼做,正好恰到好處!”

不知何時,邵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