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4章 初抵初逢心不同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164章初抵初逢心不同

這一日,是個冬晴的日子,雖說山谷中的天氣比山外冷些,可在嬌陽的照曬下,顯得還是相當暖和,人穿著棉袍子,往太陽地下一站,不出一會身上有點熱烘烘,從晌午開始,這街上三三兩兩的聚著一一些穿著破棉襖的村民,他們那雙滿是老蠶的雙手這會插在棉襖袖中,站在太陽下,享受著這難得的冬暖。

偶爾的他們會把視線投向遠處村口那些揹著槍的軍人,那些穿著讓人羨慕的綠大衣老總們,這會早就脫掉了短大衣,身上只穿著一件茶綠色的無領毛衫,在那裡用板凳大的石塊,堆砌著牆頭,不對,應該是工事,總爺們都是這麼說。

“話說,這批總爺,可真不錯!”

叼著旱菸袋,坐在石頭的老頭子,一張嘴便露出那黑黃、凌亂的牙齒,可他臉上卻帶著笑。

“不欺負咱老百姓不說,買東西給錢,就連在山上挖的那溝溝,若是要挖那家的地,那也能賠著十幾、幾十個銅板的……”

可不是,若是說,最初這鎮上來了這麼多的老總,大傢伙連睡覺都不踏實,小媳婦、大閨女什麼的,那臉上可都是抹了鍋灰,準備躲到孃家去的,可誰曾想,人家頂多也就是多看幾眼,根本就沒那功夫,而這鎮子上,人家還派了幾個兵,說是維持軍紀的。

“當年岳飛爺的兵,不定也就是這樣吧!”

就在這些鄉農說話的功夫,這路上走來一個士兵,和其它人一樣,身上穿著件蓋過屁股的短大衣,肩上揹著槍,而左袖上則帶著一個白布圈,上面寫著兩黑字“憲兵”,沒錯,那就是管兵的兵,前天,他們可是親眼在這看到這些憲兵用軍棍行軍法——那幾個人摸個號,混到酒館裡喝酒了。

十幾軍棍下去,一個個都被打的哭爹喊孃的,那次之後,這村民總算是知道,五十八路軍的軍紀,那可真不是說著玩的。

“轟!”

突然的一聲爆炸,只讓那村民有些好奇的朝著山上看去,只見那山上揚著一片煙塵,這幾天,對於那爆炸聲,早就習慣了,這炮響,那天不響個幾百響。

“坑道要連成一體,咱們能不能躲過鬼子的大炮轟,可就會指往這坑道了!”

站在山上的指揮室內,管明棠在特意叮囑著,甚至就連同這坑道,也是他特意要求開鑿的,在山上開鑿坑道並不容易,但卻能最大限度在戰時儲存有生力量。

“還有這,把這裡削平至少10米,峽口兩側的距離只有500米,直接在平面內掏出火力點,按置幾個獨立機槍過去,兩挺機槍互成崎角,相互支援,這地方,除非他們把子彈打完了,要不然,日本人想打上去,恐怕還真不容易……”

或許,相比於其它人,管明棠並沒有從軍經驗,但卻多少了幾十年的見識,而年青時的愛好,又使得他掌握了一些超越時代的知識,坑道的作用在朝鮮戰爭中得到了充分驗證,所以,在開修工事時,管明棠首先想到的就是沿山修建防禦坑道,畢竟在另一個時空中,在朝鮮半島上的上甘嶺,坑道充份證明了他的價值。

若是自己能在這裡修出一片坑道,沒準,這長山塔,就有可能變成1933年的上甘嶺!讓這裡成為日本人的“傷心嶺

“這裡、這裡,用坑道、戰壕將暗堡聯絡在一起,暗堡儘可能的密集一些,機槍不夠,我會通知天津那邊再送來一批機槍,暗堡的構建要儘可能的同周圍的環境掩成一體……

在管明棠說道他的要求時,邵凌遠卻指著地圖上的反斜面說道。

“我看還有必要在反斜面設立一批防炮洞,防炮洞可以透過戰壕與正面聯通,預備隊就放在反斜面的防炮洞裡……

如同軍事諸葛亮會議一般,在反斜面的指揮所內幾十名軍官精心的構建著防禦工事的構建時,在山上正在修著工事計程車兵們,同樣是各抒己見,不時的根據土工作業教程中的條目,修改著山地工事的設定。

“在射孔周圍加上木板,再加一層土,要不然有跳彈!

窩在半人高的暗堡內,瘦子指著機槍射孔說道,幾年前剿匪時,他差點沒被跳彈打死,這次自然也就上了心,當瘦子在那指揮著大家改造已經修好的暗堡時,在附近戰壕內,一群甩掉大衣的官兵,卻是幾個人在山下,幾個人在山上,不時的比劃著,甚至山下的幾個人,還拿槍瞄準著。

“對,就這麼修,把步槍壕修成射孔型,從射孔裡伸步槍,腦袋露不出來……”

“長官,木頭不夠了!”

“不會去砍嗎?這山裡頭,還能少木頭,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