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1章 十渡之間暗玄機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121章十渡之間暗玄機

房山十渡,從千河口到十渡村,沿途在拒馬河上要過橋渡水十次,“十渡”因此得名。這裡河谷寬闊,流水潺潺,谷壁峭立,如刀削斧劈。兩岸山石嶙峋,在晨霧中時隱時現,遠淡近濃,猶如一幅潑墨山水畫。乘於船上,河旁偶爾可見的幾個人煙稀少的村落,泥坯草房前臨河灘,背襯青山,到是顯得甚為美麗,此十夕陽西斜,村落間青煙縷縷,兩岸的奇峰翠巒,倒映於河面,極富詩情畫意。

果然有幾分桂林山水的景緻!

雖說沒去過桂林,更不知道桂林山水是何模樣,可這會,坐在船上管明棠還是忍不住去欣賞著這“十渡風光”。擱在八十年後,在京津兩地“十渡”也算是人所共知的知名旅遊景點了,“有著北方小桂林”之稱,而現在……

現在房山保衛團的軍營就位於此地,遠離繁華的市鎮,背山面水倒也適合部隊在些訓練,當然,之所以選擇這裡,還是因為這裡足夠偏遠,當船筏進入軍營所在的那片開闊地時,尚還有數十米之遠,更可以聽到一陣震耳欲聾的喊殺聲。

那是部隊在進行刺殺訓練,按照保衛團訓練大綱的要求,這些新兵頭五個月的訓練,包括佇列,刺殺,射擊、拉練以及基本的土工作業,而刺殺在訓練中佔有很大比例,與那些軍官不同,管明棠非常相信一點——刺刀是軍人的膽魄,用後世的說法就是“敢於刺刀見紅計程車兵,才是好計程車兵!”,加之“買來”的訓練大綱內,同樣強調拼刺作用,自然的,現在自己的“房山保衛團”,當然不斷加強戰士們的刺殺訓練。

“用豬練刺殺?”

幾乎是剛一來到軍營,管明棠就聽人不斷的提及五連長的訓練,他每天都把“豬”搶過來,然後讓五連計程車兵練習刺刀,到中午與團裡的軍官坐在一個桌上用餐時,瞧著那有些發黑的豬肉,管明棠先是一愣。

“這是什麼肉?”

牛肉?不對啊!房山保衛團的伙食那是相當不錯,一天一頭豬!牛肉反而很少購買。

“豬肉!”

一見團長問到了,眾人的話夾子頓時開啟了,在這例行的會餐上,雖說並不怎麼正式,但卻最適合說這種閒話。

“團長,您不知道,這些天吃的豬肉可都是血糊糊的,瞧著都舒服……”

一見團長來了,眾從立即抱怨了起來,這幾天,單是那豬嚎嚎,都讓人心悸,甚至吃飯時想著一頭豬要捅上一百多刀,才端上這桌子,便會有人倒胃口。

“可不是,一頭豬都能捅爛了……”

在眾人的抱怨聲中,管明棠把視線投向王鐵梁,他即是五連的連長,同樣也是自己的軍政部主任,負責官兵的……思想教育。

“怎麼,王主任,有什麼需要解釋的嗎?”

“團長!”

放下手中的筷子,王鐵梁認真的看著三天沒來軍營的團長,雖說這位團長沒當過兵,可論起練兵的本事,卻不比那些“名家差”,甚至還要勝上幾分,更難得的一點是他知道身體是戰鬥力的根本,現在這些當兵的可不都比過去胖了一圈,力氣也大了很多,而且軍營中還有扛鈴之類數量眾多的器材,用於士兵進行臂力訓練,既會練兵,而且還知兵,在他看來,有些問題他應該明白。

“在戰場上,面對面的刺殺中,將一個活生生的敵人刺死,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尤其是……”朝周圍看了一眼,他又自顧自的說道。

“尤其是咱們這裡的人,他們都不是那種老兵油子,過去都是良民百姓,在戰場上殺人,就得先過心理上這一關。在戰場上,扣著扳機打沒關係,打中了,你也看不清楚,可刺殺卻不同,短兵相接、刺刀肉搏時,敵人的鮮血會飛濺到他們的身上,甚至有時連內臟都拖出來,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的。過去日本人說“打敗中國軍隊,只要一個刺刀衝鋒就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咱們很多部隊害怕拼刺,就像東北軍,幾乎就不敢拼刺刀!”

雖說他的話說的一點都不客氣,可眾人卻知道他說的是事實,拼刺刀,不是嘴上說說,在中國敢拼刺刀的還沒有幾支部隊,但只要敢拼刺刀,那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就一定不弱,說刺刀是軍人之魂,這點著實不假。

“沒有刺死過人的新兵,就算平時練得再好,往往也會在關鍵時候手軟,下不了手,或者雖然趕下手,卻因為緊張而過量用力,導致刺殺動作變形,被敵人乘機殺死。對於這種東西,全世界都沒有好的辦法,只能透過實戰經驗彌補。講難聽話就是,打幾仗若是人還沒死,就練出來了,這又談何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