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7章 雄廠荒涼心憂傷 (第1/3頁)

加入書籤

第117章雄廠荒涼心憂傷

“以如此成本?如何生存於市場?不能生存於市場,又談什麼復工?”

幾個問題、幾聲反問,一聲質疑之後,張嘉璈便坐靠在沙發上不再理會面前的客人,甚至連視線都懶得朝他身上投去,對於張嘉璈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拜見租界工部局總裁費信惇以及總辦亨斯兩人,以便商談購地興建中國銀行大廈的一事,現在於外灘興建一座顯示中銀髮展雄心的標誌性地標,幾年來,一直都是張嘉璈的心願,相比之下,自然這件事最為重要。

這半個小時,不過只是礙著張靜江的面子罷了,在張嘉璈看來,能給這位邵寒半個小時的時間,已經是“格外恩典”了。

這樣會談的結果自然是邵寒所不願看見的,眼見著張嘉璈對和自己談沒有任何興趣,而且還是堅持著過去的觀點,連忙解釋道。

“張總經理,您是知道的,漢冶萍過去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亢員太多,公司職員,漢、冶、萍三處,統計不下一千二百人,大半皆盛宣懷之廝養,是其妾之兄弟,純以營私舞弊為能。漢冶萍人雖多,因為大都是“廝養”,所以並不頂用,這些人薪水之高,世所罕見,每年僅此一項浪費即達數十萬兩,噸鐵達數兩之高,這就加高了漢冶萍的生產成本,而現在漢陽鐵廠卻沒那些閒人,亦無當初之官場幕氣!”

先是用事實張嘉璈的看法之後,邵寒又說道。

“十年前,漢冶萍公司意欲向貴行以及其它銀行提出貸款,當時各行勘定每噸生鐵亢員人耗為2。45兩,其生產效率、成本亦受損於人耗,每噸達1。5兩之高,兩者合計,便高達近四兩,也就是六元,如漢冶萍裁撤亢員、改良管理,每噸生鐵可降低成本不下6元……”

“那是當年的情況!現在,又有現在的情況!”

搖著頭,張嘉璈打斷了邵寒的話,同時他又用手指點了下手錶。

“你還有十分鐘!”

十分鐘!

眉頭微微一皺,邵寒先是深思片刻,隨後方才神情凝重的說道。

“不錯,那是當年的情況,而現在的漢陽也不是當年的漢陽,更重要的是,我們董事長並不是盛老四,亦不是盛宣懷!”

“哦?那又如何?”

“所以,我敢保證,漢陽鐵廠歸屬北方公司之後,其冶煉成本,為企業生存計,公司勢必會引入歐美最先進鍊鐵技術,以期降低成本,其成本既便不低於日的,但一定不會超過日鐵,不超日鐵,若加之關稅保護,即可獲得全國市場……”

話至此處,見張嘉璈似乎仍不為所動,邵寒又長嘆一口氣說道。

“既便是張總經理無意,還請你一定要去漢陽一次,親眼看看那裡的高爐,然後您再看看報紙,看看日本的軍事入侵已經到了何等的地步。”

儘管沒有給出任何數字,但邵寒還是執拗的勸說著。

“在親眼看了以後再議論一下銀界是否應該向漢陽提供貸款!”

“這……”

雙眼猛的一睜,張嘉璈盯著邵寒,神情隨之變得有些古怪,這麼多年,還真沒有幾個人這麼對他說過話,即便是南京的那位。

在張嘉璈的詫異中,邵寒卻站起了身,年歲與張嘉璈相仿的他,看著對方說道。

“話已至止,相來張總經理自會權衡!既然張總經理還要要事,那在下告辭了!”

隨後邵寒卻是有些粗鄙的轉身離開了會客室,而在他拉開會客門的木門,準備離開時,卻又轉身看著張嘉璈問道。

“張總經理,現在上海灘皆知貴行有意於上海興建總行大廈,想來定為上海第一摩天大樓,在我離開時,還想問您一個問題?”

“哦?請說!”

“他日中銀大廈開工興建,所用鋼材是進口,還是國造?若是進口,那又置張總多年倡導之國貨自強於何處?”

“啊……”

門關上了,望著關閉的房門,一時間張嘉璈的心下卻是五味雜陣,甚至連臉上亦浮現出苦笑來,這邵寒,當真是……夠寒的,說話,可真不留情面啊!

“這個管哲勤!”

唇間嘀咕一聲,張嘉璈又長嘆一口氣,這管明棠是找對了人啊!這個人說話不留情面,看似無心,實則卻把自己逼得無路可退了。

“看來這武漢,無論如何,自己都得去一趟了!”

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少有的集鐵路、水路交通樞紐於一體的城市,或許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