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90章小車乾坤誰人知

質量極佳、款式新穎,價格適中,按道理來說,這產品應該極受歡迎不是,可看著這空無一人的廠房,於秋揚的心下依還是有些疑惑,雖說他心知與日人低價傾銷不無關係,但即便是日人傾銷,也未曾影響到英德腳踏車銷售,這飛人腳踏車怎麼會說垮就垮了?

於秋揚的問題使得林少白無奈的苦笑道,那幾分自得、幾分驕傲此時完全被濃濃的無奈,甚至憤怒所取代。

“還不是日本人!”

憤恨不平的哼了一聲,林少白的語間出透出些幾分怒意來,若非日本人低價傾銷,飛人又何至落得今天這步田地。

“正當競爭,不管是英國貨還是德國貨,我都不曾怕過,更何況是日本貨,正當競爭,無非以質取勝、以價取勝,各方所比拼者,一為工藝、二為價廉,但最可恨的是日貨全無正常競爭之心,其所行、所為皆可用卑鄙來形容!”

憤恨的話語從林少白口中道出時,眾人皆可感受到他內心強自壓抑的怒火。

“過去,相比英德腳踏車,日貨更適合於我國經濟條件,從十年前開始,日貨輸出數量已凌駕英德之上,而我國商則以質、以廉尋求市場,求以質優級、操以價廉,國貨銷售到也未受其擾,然從去年開始日商見我國產品異軍突起,即加嫉視,相率賤價傾軋,其為降底成產成本,使用劣料製造腳踏車,原本應為優質碳鋼管所制車架改為普通鋼管制成,總之極盡手段,以降低成本……可國人不識,只是因取其便宜,爭相購買。日本腳踏車質量低劣,實在是用不到兩個月,既不堪使用。上海人後來笑稱這種腳踏車是“禮拜車”,說的是這種腳踏車只能騎一個禮拜,就開始鬆鬆垮垮,毛病也都出來了。”

聽到“禮拜車”,管明棠不由想起劉若玉的那輛撞壞的腳踏車,那輛腳踏車不過只是撞在牆上,車架即靠彎曲,前輪叉更是直接斷成兩截,這質量當真是太過不堪,甚至還不如後世許多南方鄉鎮企業生產的腳踏車,至少那腳踏車還堪騎用,那像日本貨那樣,連撞都不能撞上一下。

“可即便如此,國人卻貪其便宜,往往首購日貨,而因業間同行雖意欲同日貨競爭,然其資力薄弱者,無法與日人競爭,現在上海的腳踏車製造業,除橡膠輪胎未遭重大打擊外,其他車件之廠號無不是陷入困難、停滯。而我這飛人……日人實在是太過恨。”

無奈的苦笑一聲,林少白緊握著車把的手指關節亦有些發白,或是覺察到自己太過情緒化,林少白轉身向管明棠笑了笑,不過那笑容卻比哭還難看許多。

“原本,英產、德產腳踏車進口單價雖略高於日產腳踏車,但相差不大,而國產腳踏車則略低於日貨,其質量大都與日貨相當,甚至優出些許,所以雖有市場競爭,卻影響不大。但自去年之後,日產腳踏車的進口單價一路下滑,去年年初之時日產腳踏車的報關價的31。69兩關銀,市售價亦近50兩之高,而到了今年年終,日產腳踏車的報關價不過12。14兩關銀,市價至高不過25元,而且現在日產腳踏車仍不斷降價,其低價傾銷策略顯而易見……”

在林少白於工廠車間內訴說著日人的傾銷壓軋時,於秋揚卻是扶著一輛腳踏車研究了起來,過去腳踏車對他來說不過只是一個代步工具,而現在經過昨日管明棠的一番講解之後,他便覺這腳踏車或許在軍隊中還真有大用,而且還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交通工具”。

而汽車、摩托車需要汽油的,且容易損毀,行駛受地形影響也大,對後勤壓力較大。騎兵開銷也大,馬價昂貴不說,馬要養大的,容易生病,需要吃精飼料,而且還不能連續行軍,長行軍速度還不如步行。而反觀腳踏車生產成本低廉,壞了維修也簡單,士兵只需要稍經培訓即可學會換帶補胎之類的技術,而且不需要燃料,速度也還可以,若是真向管明棠所說的那樣,研製一種“過載腳踏車”于軍隊之中肯定用途極大。

若是能于軍中推廣,這個念頭稍起,於秋揚的眉頭便皺成了一團,於後勤任職時,於秋揚深知騎兵之貴、輜馬之昂,在很多部隊之中都有“吃空餉”之說,而高明者則是“吃馬餉”,軍隊購買大都是就近於馬市中採購,2歲幼駒或者5到7歲的成年馬,價格更是按戰馬、輜重馬不同從數十到數百元不等,而即便是最劣的騾子仍需四五十元之多,而飼養費用更多達一百餘元,若是換做戰馬,所需用則高達一兩千元之多,若是長官上報的“空馬”百匹,一年吃“空馬”便可獲得數萬元“馬餉”,至於上峰簡查則更簡單,只需四字“馬病而亡”,如此四字回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