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章 活祭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終究是個信奉科學即真理的世界,所謂鬼神之事本就帶著荒誕色彩,如果不是最近這幾日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在我的內心世界裡,約莫始終都會認為我們不過是一個透過神棍伎倆來滿足柴米油鹽所需的家庭,至於禮官之說,差不離當是給自己渲染神秘色彩罷了,就像每個賣臭豆腐的小販都會打上長沙二字一樣,以證明自己口味正宗,這樣的說辭對他人說的多了,漸漸的自己也就相信了。 這大概就是我和我爸之間的區別,他篤信這一切,我則半信半疑,用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態來處理事情,以至於我們之間有了難以跨越的鴻溝,進而誕生交流障礙。 如今,可能是張道玄也在場的原因,我爸終於放下了他內心世界裡連家人都要抵禦的那堵牆,就彷彿是擔心我們知道太多會影響他的信念一樣,我能看得出,他敞開了心扉,娓娓訴說著他所知的有關於我們這個家庭的事情,由古及今,堪稱長篇大論。 雖然,很多事他也是聽長輩說來的,至於這種口口相傳的傳承模式裡究竟還留下了幾分真相我就不得而知了。 關於最後那位還能稱之為是禮官的老祖宗,關於天師刃,關於羽民…… 在我爸那準確度需要打個問號的認知裡,這一連串的事情,應當與半本日記有關係! 這半本日記,就是那位沒名沒姓的老祖宗留下的,裡面記錄了他生平的一些事情,以及……死亡前夕的一些打算,塞進了遺孤的襁褓中,很多內容都被血水浸潤,模糊不可見,內容缺失太多了,而且,這本日記在一百多年前家人躲避戰亂的時候丟失了,我爺爺可能是最後一個見過它的人,快死的時候才跟我爸提了幾句。 那位老祖宗在日記裡說,五胡亂華,人命如草芥,屍橫遍野,赤地千里,一時怨氣沖天,魑魅魍魎橫行人間,偏偏那時衣冠南渡,禮法崩壞,朝廷無暇自保,更不用說去管老百姓的死活了,作為禮官,他有心梳理陰陽卻力有未逮,幾近油盡燈枯,於是決定設下一個千古大墓,把屍鬼妖魔中最兇惡者一股腦兒全埋了。 他應該成功了,自己也折到了裡面。 過程究竟是怎樣的驚心動魄,我爸不得而知,我爺爺跟他說這些的時候就吊著一口氣了,自然不可能給他好好講故事,但關鍵之處還是和他提到了。 其一,天師刃就遺落在了那座葬妖冢裡,我那位老祖在日記裡隱約提到過,當時為害人間的羽民裡有一個極其兇惡,它似乎有一個什麼物件,百無禁忌,極為難纏,我那位那老祖早已打算好,葬掉羽民的時候,要以天師刃鎮壓,或可成功。 其二,那位老祖設下的葬妖冢就在呂梁山中,呂梁山氣走磅礴,支撐起三晉大地的脊樑,所過之地,陸陸續續曾走出多位皇帝,一代女皇武則天就是拂呂梁之風長大的,此山氣運綿長,絕對是一條龍脈無疑,那位老祖死在葬妖冢中,他採擷的地靈珠肯定也遺落在了這座墓裡,地靈珠是龍脈所生,受龍脈滋養,沉在龍脈中必不會遠遁,也就是說,那座葬妖冢裡必有地靈珠! “那座葬妖冢,是禮官一脈崛起的關鍵之處,天官刃和地靈珠都在那裡!” 我爸說道:“自從家道中落以後,多少先人都在尋找這座葬妖冢,呂梁山都快翻爛了,一直沒能找到。” “你是說,我去的那個地方就是那座葬妖冢?” 我有點犯嘀咕了,好傢伙,按照我爸的說辭,現在天官刃和地靈珠我一股腦兒找全了,不過,那個地方明明只有一座七合墓啊,這種墓葬是清末民初的時候才出現的,那時候很多滿清貴族都落魄了,偏偏姨太太又一堆,建不起什麼宏偉磅礴的大墓,乾脆就弄個這樣的墓葬,極具時代特徵。 驀地,我想到了邢家密室裡的那些圖紙,七合墓的圖紙後面劃滿問號,一時間我心裡有了猜測,連忙道:“葬妖冢難道在那座七合墓的下面?” 我爸點頭稱是:“以前死了那麼多人,地方就那麼一丁點,墓壓著墓很正常,要我看,害你的這一家子羽民早早就惦記上了葬妖冢,把他家老爺子埋在那兒,就是打著祭祖的旗子,方便他們探查!” 我爸堅定不移的認為,邢偉真正圖謀的應該是那件號稱百無禁忌的東西,那東西屬於羽民,一旦得到會了不得,可惜被天官刃鎮壓著,他得手後,只能一股腦兒的全帶走了。 關於張道玄說的那種祭祀,我爸是真沒聽過,但他也有猜測,認為是利用死者的煞氣和怨氣來對抗天官刃,以此來解放那樣東西,他應該是成功了,但也被天官刃擊傷了,放出那件東西的同時,也意味著放出了天官刃,這玩意有多厲害我體會過,邢偉估計比變成紙人的我厲害不到哪,差點被打死也正常,最後帶上那個物件匆匆逃命了。 不得不承認,我爸有點偵探的潛質,這一番推測可以說是有理有據。 “不過,我就是那墳土上下了一鏟子而已,從沒進過那座墓,怎麼地靈珠會跑到我肚子裡?”本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