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 182 章 教育孩子的分歧(1) (第1/3頁)

加入書籤

但婆婆也有婆婆的道理,她理直氣壯地說:“不早點給他進行啟蒙教育,他將來學習能拔尖嗎?”

範筠萱反駁道:“問題是,您這是啟蒙教育嗎?”

婆婆說:“嘉俊小時候我就這麼教育的,在他上小學之前就已經認識一千多個漢字了,能熟讀唐詩三百首。上學之後,成績年年拔尖,年年都是三好學生,這有錯嗎?”

範筠萱再次反駁:“您的兒子您怎麼教育,我沒有發言權,但我的兒子,不能用這種方式,因為這根本就不是啟蒙教育。啟蒙教育應該在遊戲中開展,讓孩子在無拘無束的遊戲中發展想象力。您的這種方式只會束縛孩子想象的翅膀,甚至損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婆婆一臉的不服氣:“說得好聽,遊戲遊戲,那是把大好時光白白浪費了。”

範筠萱說:“您的做法倒是沒浪費時光,卻扼殺了他的想象力,如果缺乏想象力,學習成績再好也是個書呆子”

婆婆怒了:“你這是什麼話?”

郭嘉俊急忙打圓場:“媽,這個道理我比較懂。您坐,坐,我給您講講。任何一個孩子,要想將來有所作為,成為社會精英,他一定得有不凡的想象力,有想象力才有創造力,缺乏想象力,只能去重複前人做的事,開創不出別人難以企及的事業,很難有大作為。睿睿這麼小的年紀,就叫他玩,玩的花樣越多,越說明他聰明。”

兒子完全站在了媳婦那邊,這讓婆婆更加惱火,她希望能用自己的教學成果來證明自己育兒方式的正確性,於是,她拿出一個字母“o”的卡片,問睿睿:“告訴奶奶,這是什麼?”

睿睿從旁邊的茶几上拿起一個橙子,示意給奶奶看。

奶奶說:“奶奶教過你的,你忘了,這個讀‘歐——,歐——’它長得啊跟這個橙子很像,但它不是橙子,跟奶奶讀‘歐——’”

睿睿“哦”了一聲。

接著,奶奶又拿出一個寫著字母“i”的卡片,問睿睿:“告訴奶奶,這個讀什麼?”

睿睿奶聲奶氣地說:“毛毛蟲。”

奶奶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樣子,說:“這個不是毛毛蟲,這個讀‘愛——,愛——’,跟奶奶讀‘愛——’”

睿睿嘆息般地發出一聲“唉”。

奶奶拿出一個寫著數字“1”的卡片,問孩子:“睿睿,告訴奶奶,這是幾?”

睿睿怔怔地看著那個卡片,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奶奶繼續問:“睿睿,之前你會的呀,快告訴奶奶,這是幾?”

睿睿小臉憋得通紅,突然冒出了一個字:“難。”

奶奶說:“知道難就應該好好學,多學幾遍就不難了。”

範筠萱急忙制止:“媽,您這麼嚇唬他,他以後上學就沒有積極性了。”

奶奶說:“等以後學會了,能回答正確了,他就會有一種勝利的快感,到時候,會讓積極性更高。嘉俊小時候就是這樣。”

郭嘉俊說:“您不說我還想不起來了,我小時候,確實,回答正確了,是挺高興的。但我的那種高興,是因為我答對了就不會挨批評了,跟積極性好像沒什麼關係。”

奶奶說:“不管怎麼說,你從小到大一直都是三好學生、學習標兵,沒有學習積極性,能有這個效果嗎?咱們的睿睿以後也會是三好學生、學習標兵,是不是?睿睿……”

範筠萱和郭嘉俊相互對視了一下,臉上都顯露出了無奈。

除了吃飯和遊戲問題,在戶外活動方面,婆媳二人也是有分歧的。

一有時間,範筠萱就喜歡帶著睿睿到戶外活動,讓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的小生命去親身接觸大自然裡的花鳥魚蟲。一切成年人司空見慣的事物對於睿睿這樣幼小的生命來說,都是充滿吸引力的,一隻在天空中飛的鳥、一條在水裡遊的魚、一個正在織網的蜘蛛、一條正在躬身前行的毛毛蟲都會牢牢吸引住睿睿的目光。睿睿還喜歡用手去抓草,抓樹葉,抓泥土,抓鵝卵石,這些在大人眼裡特別沒意思的東西睿睿卻百玩不厭,不停地用手揉搓。範筠萱知道,這是睿睿在親手體驗不同東西之間的區別,什麼是軟的,什麼是面的,什麼是硬的,他在用這種方式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範筠萱不會干涉睿睿的任何探索。但婆婆一出現,一切就都變了,婆婆會制止睿睿用手去抓那些髒東西,理由是那些東西有很多細菌,會讓睿睿生病的。範筠萱不同意她的看法,說接觸不到大自然裡細菌的孩子身體是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