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9章 想法 (第1/2頁)

加入書籤

嚴氏這話,可以說是提醒得很直白。 是的,這麼大啊個事情,拖越久,傳越厲害,各種猜測也更厲害。 到了最後,什麼不靠譜的瞎猜都能出來。 趙翠蘭猶豫了片刻:“那如果是告,會怎麼樣?” “罰錢,打板子,也就是這樣。”嚴氏說的話很中肯:“再有就是和離,給你些補償。但這樣也有壞處。這樣一弄,事情就算是鬧大了,你也好,孩子也好,將來咋個生活?” 嚴氏看著趙翠蘭,再苦口婆心的勸上一句:“你這女娃也是太年輕。要我說,這事兒啊,你真不該鬧。鬧大了,有啥好處呢?” 這話可把大家都給驚著了,不只是趙翠蘭,就是張司九和珍娘也忍不住看向了嚴氏。 但嚴氏很淡定,一點沒有不自在,仍舊是往下說:“要是何家不鬧出這個事,你生不出孩子,你說,你往後的日子咋個過?” 趙翠蘭順著這話想了一想,有些失神,最後開口時候,語氣都不太堅定:“我和何有光就這麼過下去,等三十四歲了,過繼個孩子……” “不是自己親生的,能和親生的一樣嗎?”嚴氏非常不客氣的說出了這麼一句話:“常言道,只有自己腸子裡爬出來的,才和自己貼心。你現在也當娘了,你自己琢磨琢磨,沒有十月懷胎,塞給你個半大孩子,你能和他親熱得起來?能對他掏心掏肺當親生的一樣疼?” 這話算是把趙翠蘭給問住了。 就連珍娘也若有所思起來。 至於張司九——她反正沒生過孩子,唯一帶孩子的經驗,就是小南瓜,但那也不是當自己生的孩子,是當自己小妹妹一樣養,可能還是不太一樣…… 當然,張司九私以為,自己也沒什麼發言權。畢竟,心態完全不同。 現在的人,養兒是要防老的。 而作為現代人,張司九覺得,養孩子不是為了防老,只是為了體驗那一段人生,只是為了讓自己多一個血脈相連的親人,多一段只屬於孩子與父母的親密時光。 要求不同,心態自然也不同,對待孩子的態度,當然也會不同。 但有一點,張司九也不會否認:感情也好,親情也好,隨著時間過去,都能培養滋生。甚至,也有人大愛無疆,並不在意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血脈。但,血緣親情,十月懷胎所帶來的東西,也是抹殺不掉,替代不了的。 趙翠蘭想了一會兒,面上還是露出了遲疑。 嚴氏一看她這個表情,就知道這個事情她是聽進去了,當即繼續緩緩往下說,仍舊是那種苦口婆心的語氣:“過繼孩子,大不了也是何家老二的孩子,到時候,親生父母就在旁邊住著,你怎麼對那孩子合適?這不是萬不得已,誰願意走這條路呢?能自己生,肯定還是自己生一個好。再說一點自私的話,何二郎的孩子,和何大郎是有血緣關係的,將來肯定差不了。可跟你呢?那時候,一家子裡,只有你是外人。” “萬一何大郎走得再早一些,你一個人,守著這麼一個孩子。你覺得,日子能舒心?可如果守著的孩子,是自己生的就不一樣了。那是從你肚子裡爬出來的,怎麼都跟你親。怎麼都該養你,孝敬你。”嚴氏的面色有些唏噓:“我見過多少這樣的?過繼的孩子,記得自己的父母,始終還是和自己生的隔了那麼一層。” “甚至還有那喪了良心的,拿著錢,回去孝敬親生父母的。” “當然,也有好的。可那就看運氣了。運氣不好的話,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嚴氏搖搖頭,嘆一聲:“要我說,還是自己生一個好。” 趙翠蘭對這話預設了。 張司九也覺得,大概趙翠蘭心裡是真的動搖得很厲害了。 但,同樣的,嚴氏這樣,其實是有點偷換概念的。 生孩子這件事情,如果是讓趙翠蘭自己選擇,那麼當然沒問題。生,或者不生,都是趙翠蘭自己的選擇,將來怪不到任何人。更談不上什麼委屈不委屈。 可如果是……何家人自作主張呢? 要是按照現代法律算來,那算是什麼?是強姦罪!是騙婚! 不過這話,張司九沒說出來。 因為趙翠蘭不一定想聽。 趙翠蘭從一開始沒有抗拒嚴氏的勸說,就說明本來趙翠蘭就動搖了。 自己說得再多,也是白費。 這個世界上,不管什麼事情,都有很多種選擇。哪怕面對犯罪,也有人選擇息事寧人。 張司九不去做評判。她覺得,自己又不代表正義,更不可能擔當公正的化身。有人需要幫忙,幫一把,無可厚非。可如果對方不需要呢?湊上去,那就是給人添麻煩了。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每個人自己選擇的。走什麼路,和什麼人共度一生,怎麼樣去活這一輩子,都是自己的選擇。尤其是成年人。更應該為自己負責。 嚴氏已經繼續往下說:“當然,這個事情,何家人做得不對。首先,何有光這個情況,他自己雖然未必告訴了父母,算不得騙婚,但婚後沒有與你同房,你本來就可以提出和離。你能堅持這麼多年,已經是厚道人。他們選擇這樣對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