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52章 誤會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兩家人很快就把產婦的屍體接走了,孩子也帶回了家。 結算診費的時候,珍娘收得不多,比正常接生都還要少一點。 張司九知道,因為當時用的藥和器械都少,成本的確是降低不少。基本就是護理孩子的費用,以及她們兩個的辛苦費。但即便這樣,也應該比正常順產高一點,所以,張司九很疑惑的問珍娘:“為什麼收這麼便宜?” 珍娘一面收拾曬乾的棉布,一面笑了笑:“你沒看見嗎,他們家也不富裕。衣裳雖然沒有補丁,但也就是個普通人家。如果收貴了,他們還要辦喪事,孩子將來請乳母該怎麼辦?而且,畢竟是這種情況,按照規矩,也不能收太多。就當是積德了。” 規矩?張司九不知道有這個規矩。 不過看珍娘不想多說的樣子,於是她就轉頭去問程萬里。 程萬里義診回來,接過張司九遞過來的熱水慢慢喝了兩口,這才慢慢悠悠回答:“是有這麼個規矩。但主要是因為不吉利。你知道,以前都是請誰來做這件事?” 張司九揚眉,“不是大夫?” “嗯。”程萬里應一聲,卻也嘆一口氣。送到嘴邊的水也放下來:“至於到底是誰,你也不放猜一猜。” 張司九認真的猜了一猜,心裡把幾個可能的職業都排除一遍,最後得出一個大膽的結論:“殺豬匠?” 程萬里頗有些意外看了一眼張司九,看她那雙靈動的眼睛,卻又覺得也不是那麼最讓人意外:憑張司九的聰明,猜不到才奇怪! 他點了點頭,“殺豬匠平日殺豬分肉最多,所以幹起這種事情,也最得心應手。但殺豬匠煞氣重,接生下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活不下來。也不知道哪一個祖師爺就定下了這條不成文的規矩,如遇到這種情況,少收錢,甚至不收錢都行,但一定盡心盡力,只當是給自己積德。” 積德不積德,張司九不知道。 但她明白為什麼殺豬匠接生的孩子大多數活不下來——這是技術加上時間的問題。 如果母體死亡,那麼最多半小時內,就要把孩子從母體剝離出來,否則孩子也會因為窒息而亡。 但現在條件不好,臨時去找人,一來一回路上都耽擱不少時間,來了之後,還要加上手術時間。 別看就是來一刀的事情,切多了,會傷著孩子,切少了,那就還得繼續切—— 在這樣的情況下,缺氧窒息,加上很可能被屠夫弄傷,孩子存活率能高得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張司九手術經驗足夠豐富,那也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將孩子取出來。就這,還是冒著險,不是一層層分開切的。 張司九忍不住問出了自己內心的疑惑:“那,老程你確定,大夫動手,大多數孩子就都能活下來了?” 屠夫好歹膽子大,經驗高。 換成平時都不摸刀的大夫,真的下得了刀嗎?真的不會手上哆嗦,心裡害怕嗎? 張司九真的有這麼一個疑問。 程萬里就被這個疑問給問住了。 不得不說,這個事情,真的就是十分的……迷。 但已經有了手術經驗的程萬里,稍微一想之後,愣是沒敢細琢磨。 最後他乾笑了兩聲:“反正,少收錢就對了。就當是隨了一份喪儀。” 張司九沒再廢話,點點頭,又問程萬里:“我看珍娘很喜歡孩子,如果老程你捨不得珍娘生孩子,那不如干脆領養一個孩子——” 幹這一行,倒是經常遇到別人不要了的孩子。 程萬里提起這個事情,遲疑了一下,就問張司九:“九娘,你說,珍娘她到底是想要個孩子,還是想要個自己的孩子?她的身體調理了這麼久,倒也不是完全沒希望。可我總覺得……沒那個必要。” 張司九實話實說:“我不知道。你要是拿不定主意,還不如直接問她。” 程萬里卻仍然猶豫。 而齊大夫就是這個時候匆匆過來的,他一張口就道:“九娘,九娘,你師叔要來了!” 張司九頓時腦袋上冒出三個問號來:??? 她問:“哪個師叔?” “你有很多師叔?”齊大夫一愣,也反問一句。 張司九搖頭:“沒有啊。” 連師父都沒有,哪裡來的師叔? 哦,老程算師父的話,那齊大夫就是師伯——可那也不是師叔啊! “你師父不就這一個師弟?你還是別廢話了,快跟我一起去城門口接他!”齊大夫不由分說,直接拽過張司九,領著她就出去了。 張司九一路被拽得東倒西歪,根本沒工夫去問一句師叔到底是誰。 不過很快,張司九就知道師叔是誰了。 師叔是大名鼎鼎的,州府太醫署的太醫署令,鄭文濤。 鄭文濤其實醫術不怎麼樣,但為人不錯。人品至少很好,人緣也很好,所以他才能在這邊州府做太醫署令,一做就是好些年。 而鄭文濤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那就是顧青舟的師弟。 顧青舟還真就這麼一個師弟。 據說,鄭文濤還是顧青舟撿回養大的,兩師兄弟感情是很好的。 張司九站在城門口,在得知自己要接的人是鄭文濤之後,徹底風中凌亂了:我說了,顧青舟他不是我師父!結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