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5章 長嘴多餘 (第1/1頁)

加入書籤

不過,不管大家有沒有覺得必要,在張司九的堅持下,最終還是按照這一套的標準執行的。 而朱獵戶一家的病情,成了程萬里和葉嵐最關注的事情,以至於兩人完全將其他事情都放了下來。 他們兩個倒是幹勁十足了。但原本屬於他們兩個的活兒,就徹底的攤給了其他人。 張司九一度懷疑,葉嵐是不是不想去義診了,所以才這麼痴迷這件事情的。 而對於朱獵戶家附近水源住戶摸排之後,又發現了一些血吸蟲病患者,其中最嚴重的,已是到了晚期。不過因為是老人,都只以為是得了什麼奇怪的病,所以只是問了問村裡的赤腳大夫,得知這個病治不好之後,就抬回家去,連藥都沒撿上一副。 在世上大多數人來看,既然治不好,那就沒必要浪費錢。 有那個錢,倒不如買點好吃的好喝的,讓人臨死之前,也好好享受一把。 那不比吃藥強? 如果不是遇到張司九他們,估計這個老人就算是死,也不會知道自己究竟得了什麼病。 但,對於這樣嚴重的血吸蟲病,張司九沒辦法。 而程萬里和葉嵐,同樣也束手無策。 面對兩人沉默的樣子,張司九輕嘆一聲,看著老人鼓脹得厲害,卻乾瘦枯槁的四肢,也不知道還能說點什麼。 老人反而很豁達,嘴裡已經沒幾顆牙了,還咧嘴笑道:“治不好也沒啥子,這個病,我早就曉得活不成了。活到了五十五,我也算賺了!兒孫們也都孝順,還有啥子不滿足?” 他是真的心滿意足。 可這話更讓人難受。 張司九忽然有點明白,為什麼要大力推廣醫學,大力的改善衛生環境。 這真的是和人均壽命有關係的。 一個人,能活五十五,到能活七十五。 差了二十年。 或許對於日益衰老的人來說,二十年其實能做的事情也不多,但也絕對不少。 程萬里看張司九抿著嘴唇,一臉凝重的樣子,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盡人事,聽天命。” “我知道。”張司九輕聲回答,將自己真實想法說了:“只是在這一刻,感覺自己能做的有很多,但也很少。” 程萬里一愣,仔細咀嚼了一下這一句話,也忍不住悵然:是啊,做大夫,有時感覺自己能做的很多,可有時候,其實能做的,又那麼少。 最終,張司九他們將摸排完的名單給了楊縣令。 上頭一共六十多個人。 不算多。 但卻是這一片山裡的人的三分之一。 這個比例,很高了。 而且範圍很廣。 如果任由發展,很快就會到下游。 而下游,就是綿竹縣城區用水範圍了。 楊縣令將名單上的人一個個按照輕症重症一一放在綿竹縣的地圖上,發現這些人果然是根據一條河流來分佈的。 越是上游,病重的更多。 越是比對,楊縣令越是心驚肉跳。 他沒說的是,其實他也用飛鴿傳書送回東京本家一點訊息,請人幫忙查閱了歷朝歷代,關於這種症狀的病,有沒有發病的。 結果,還真有。 而且就如同醫館說的一樣,一旦大規模發病,那的確是很少有活下來的。 死的人數,會很多。 甚至,都有過幾個村一起死絕了的例子。 只不過,一般出現這樣的情況,怕出現恐慌,多數是不會讓太多人知道。至少,不會讓太多貧民百姓知道。 楊家三兄弟這會兒也都跟著楊縣令的,看著地圖,三兄弟也都感覺事情有點嚴重。 而最知道真相的楊元鼎,心裡更清楚這個事情到底多可怕。 他想了想,乾脆提議:“不如讓二哥先護送娘回去吧。” 這病雖然不是絕症,但一旦染上,就是長期服用藥物,而且還對身體多少有影響。 周氏本來身體就不好。 楊元峰皺起眉頭:“這個時候,我怎麼能走?而且,娘知道了,也一定不會同意。” 這種時候,周氏怎麼可能拋下一家人? 楊元鼎言簡意賅:“所以,一定不能告訴娘。咱們可以找個理由,就算先不回東京,也可以去錦官城那邊避一避。現在天氣熱,一場暴雨下來,河裡的水就會暴漲。到時候,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 水位暴漲,意味著水裡的釘螺就有機會四處活動。 而同樣也帶著血吸蟲四處活動! 那麼綿竹縣城的水,就很有可能被汙染! 楊元鼎看了一眼自己的爹和哥哥們:“別的事情就算了,這種時候,不能意氣用事。娘身體不好,而且,咱們又不好直接告訴她發生了什麼事情,她都不知道該怎麼防。退一步說,就算娘她知道了,留下了,那她也會擔心我們的。這件事情,後續處理必定需要不少功夫。我和大哥二哥,幫不上別的忙,去監督一下總是可以做的。但那肯定會接觸病人,娘會擔心。” 本來就活在危險中,還要這麼焦慮……以周氏的身體,不出問題才怪。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