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23章 慈善家 (第1/2頁)

加入書籤

聽雲很乾脆的把醫館的煩惱說了,並且真心實意的道謝道:“趙小郎君如果真的能解決,那就太好了。” 趙城已經僵住了:這種煩惱,我怎麼解決? 要不是聽雲眼巴巴的看著趙城,趙城真的很想扭頭就走。 但是吧,趙城真能這麼豁出去裝死,他的腿就不會是現在這樣。 尤其是張司九微笑著給他解圍:“沒關係,這種事情我們這麼多人都想不出來好辦法,趙小郎君為難也正常的。不必放在心上。聽雲也是沒辦法了,才這麼說一句。” 這一刻,趙城本城瞬間上線,腦子裡一熱,嘴裡的話就衝口而出:“誰說我想不到了?我怎麼可能想不到?你們等著!這個世上,就沒有我趙城沒辦法的事情!我是誰!” 不過,說完這一番話之後,趙城卻後悔得想咬掉自己的舌頭,順帶再給自己嘴巴一巴掌:這麼嘴硬幹啥?現在可咋個辦?! 可話都說出來了,想嚥下去那絕對不可能。 尤其是面對著大家都驚訝看過來的目光,趙城非但做不出收回剛才話的事情,還脖子一梗胸脯一挺,直接發出了豪言壯語:“你們等著!我這就回去想辦法,三日之內,必有結果!” 說完之後,趙城風風火火的跑了。 連復健都忘記。 那速度,讓人覺得,或許添了一條柺杖之後,趙城走路比兩條腿時候,更加順溜了! 張司九咧嘴一笑:送上門的免費勞力,不用白不用哇! 聽雲感嘆:“趙小郎君其實也挺好的。” 齊大夫和張司九深深地對視了一眼:能不能好嗎?這麼好忽悠的人,可不容易找啊!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都沒等到三天,第二天早上,程萬里就叫人過來叫張司九和楊元鼎了,說是趙城已經有了辦法。 於是,兩人跟夫子告假,連忙去圍觀。 這件事情,其實楊元鼎也不是沒想辦法,只是辦廠子的事情已經讓楊縣令忙成了陀螺一樣,他實在是不想再讓楊縣令費神,心想拖一拖也不是不行。等工廠這邊告一段落,再來重點辦這件事情。 而且,官家給的這一筆錢,楊元鼎也沒打算就這麼直接花掉。 那麼多錢,肯定能剩下一部分。 如果操作得當,甚至能剩下很大一部分。 一次的慈善,改變了不了人的命運。 可持續的呢? 那些慈善基金會的意義,正是在這裡。 這些剩下的錢,楊元鼎已經去信和官家商量,看能不能成立一個基金會,專門用來治療貧困兒童的蟲病。設立一個專門的地方,或者每隔一年,都組織一次義診,這樣能夠讓更多兒童的安全,得到保駕護航。 而基金會的錢,可以投資成田產,鋪面,山頭,將來帶來持續不斷地收益,然後繼續投入到義診花銷裡去。 這樣往復迴圈,就如同細水長流,雖綿而不絕也。 張司九也覺得這個辦法很好。甚至貧困兒童的一些大病,難病的治療,也可以從這個基金會申請救助。 程萬里這樣的大夫,其實也不算少。 可是他們的力量太綿薄,對他們來說,負擔也太大。 有了這麼一個基金會,程萬里這樣的大夫,可以少一點負擔,心安理得去救助更多地病人。 就是因為這種想法,所以張司九其實也不是很著急。等一個多月也沒啥,也可以將義診計劃做得更完善一點。 趙城那兒,純粹隨手一試,並沒有人真正抱希望。 但現在,趙城居然真的有了辦法,怎麼叫人不意外? 去的路上,楊元鼎忍不住和張司九說:“你覺得,趙城真能有什麼好主意嗎?” 張司九氣定神閒:“好主意也好,餿主意也罷,你不覺得,趙城是個很好的勞動力嗎?而且,還是個很好的慈善家。” “慈善家”三個字,張司九加重了語氣。 楊元鼎立刻眼睛裡就有了光,人也精神了,坐直了笑得比陽光還燦爛,更是一拳頭砸在了自己手掌上:“沒錯,誰說只能有一個慈善家呢?都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難道趙城他就沒有仁愛之心嗎?不僅是趙家,我記得咱們綿竹縣鄉紳不少呢——” 此時此刻,張司九彷彿聽到了巨大的計算器播報聲。 她也微笑起來:這就叫,認知改變未來。穿越,穿的那是一個人嗎?那穿的是整個時代的認知啊!這難道不是最牛逼的金手指嗎? 當然,得有楊元鼎,這個金手指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張司九欣慰的拍了拍楊元鼎肩膀,語重心長:“大宋有你來,真的是最大的運氣。” 楊元鼎被這個突如其來的表白和誇獎,給搞懵了。僵硬片刻,他眨了眨眼睛,回了一句:“彼此,彼此?” 張司九被他逗笑,有點手指頭癢癢:那還有點肉肉的臉,捏起來肯定手感很好吧? 一路到了醫館,張司九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那兒,一臉高人風範的葉嵐。 只能說,晦氣。 於是張司九停住腳步,皺眉側頭,對楊元鼎道:“我有一股不祥的預感。” 楊元鼎皺眉:“好巧,我也有。” 這個葉嵐,總是能成功的讓人生出討厭之心。 不過,張司九想了想鉅額的秘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