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19章 招工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司九當天晚上,就蓋上了新被。 楊元鼎很體貼,連著被套一起送來的。 淡雅的淺藍色,非常好看,也非常的……夢幻。的確不像是男孩子會蓋的被。 徐氏把被摸了又摸,練練讚歎:「這可真是好東西!這麼輕,這麼軟!還暖和!真是蠶絲做的?」 「是蠶絲做的。」張司九笑盈盈的摸了摸被,許諾道:「現在天不冷,等天冷了,我給奶奶和二嬸一人買一床蓋!」 到了那個時候,估計流水線已經徹底上了規模,應該不會是天價貨物,大概她努努力還是消費得起的。 結果沒想到徐氏連連擺手:「算了吧,就你二叔那半個月不洗澡的樣子,這種好東西,白糟蹋了。不過你奶奶是真需要,她年紀大了,冬天一宿也睡不暖和。蓋多了,又沉得慌。給她買!你要是錢不夠,就管我要!」 跟楊元鼎一樣,徐氏自動也排除了家裡兩個兒子——睡覺不老實總蹬被子的兒子,是沒有資格享用這麼好東西的!做新棉花被就不錯了! 「那我看看能不能給二嬸做襖。」張司九也不堅持,乾脆利索換一個專案。反正,這錢肯定是要花的。 絲綢廠果然就蓋了起來。 而且,還是在城邊上選了一塊地,旁邊有活水,場地也夠大。 再旁邊,就是造紙廠。 兩個大廠一起動的工,看那風格就知道,估計楊元鼎沒少出力。 這頭蓋著廠房,那頭,招工啟事就已經貼了出來。 不僅廠房大門口貼了,衙門口和各大路口的告示牌上貼了,衙門還專門成立了一支宣傳小隊,到各處村鎮上去宣傳這個訊息。 一時之間,整個綿竹縣都在討論這個「招工」的事情。 兩個工廠,針對各自的特點,招工要求還不一樣。 其中絲綢廠要的男工崗位都是體力崗,而大多數的崗位,都要求是女工。 至於造紙廠——這個純粹是體力,要的女工就少了。 除了性別要求之外,剩下的就是年齡要求,要的,是十四歲到四十歲的女工,十六歲到四十五歲的男工。 其他年齡段就不要了。 工薪按月結,每個月固定十五結。而且,設有食堂,設有宿舍。中午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近的工人可以回家去吃,遠的,可以花點錢在食堂吃。而且太遠了,當天沒辦法趕回家的,也可以住宿舍。 宿舍收取一定的住宿費,但很少很少。基本就是個維修費用。 早八晚六,一天四個時辰的工作時間。 冬天還可以縮短點,改成早九晚五,方便要回家的人不用摸黑工作。 根據楊元鼎說的,要不是現在照明措施太垃圾,不然的話,是可以改成24小時工廠制的。可惜現在都是用火照明,所以只能放棄晚上的時間,不然容易鬧出火災。 不過,雖然傳得沸沸揚揚,大家茶餘飯後都在說這件事情,但是報名的人是真不多。…. 造紙廠還好說,基本很快名額就要滿了,除了剩下的女工崗—— 而絲綢廠的名額,也只有男工滿了。女工崗連十分之一都沒招到。 張司九不是很明白這件事情,晚上吃飯時候問起張小山:「二叔,為啥沒人去絲綢廠呢?我看待遇也不錯啊。工薪很高。而且不是還有提成?」 張小山搖頭:「不知道,反正就是人少。而且報名的,基本還都是寡婦。」 這個事情,楊縣令也頭疼著呢。 徐氏在旁邊反而說了句:「這有啥奇怪的?你們不知道,現在說啥難聽話的都有。還有人猜,是為了選美呢。說這樣悄悄 選一選,有特別好看的,就可以弄去給那些貴人們。或是送去當花魁什麼的。」 「還有些人就覺得不安全。都是年輕女人,誰知道是去做工,還是做啥?」 張司九隻覺得不可思議:「可這是楊縣令包辦的廠子,怎麼可能出現這種事情?這些人腦子是不是不正常?怎麼敢這樣想?」 這不是侮辱楊縣令人品嗎? 從楊縣令調過來,給這邊辦了多少實事好事?這些人怎麼敢嘴皮子一碰,說出這樣難聽的話? 「其實,也不奇怪。沒成親的小娘子送去,怕壞了名聲。成親了的,有孩子的要在家帶孩子。或者家裡男人也怕她跟人跑了的。要不,怎麼都是寡婦去?她們是真的缺錢,而且,也沒人管。那就無所謂了。」徐氏嘆了一口氣,語氣有些唏噓:「人啊,都覺得奇怪,為啥只要女工?難道男人幹不了?女人嘛,出去幹活幹啥?在家先把孩子帶好就是最好的。」 張司九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 她扒拉一口飯,卻怎麼也吃不出其中的滋味。 這些崗位當然不是隻有女人才能幹。 只是……楊元鼎說服了楊縣令,想讓女人多一點自立的底氣,讓女人日子好過一點。讓百姓日子好過一點而已。 男人的力氣大,可選擇的崗位更多。而女人,最適合的就是這種細緻活。 可沒想到這樣的立意,卻被曲解成那樣子…… 張司九忍不住想:難道,就真的不能有一點點的改變嗎?難道,就真的只能順應時代嗎?等到朱熹那一套冒出來,將女人的地位徹底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