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1章 起因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何有光倒是虔誠了,但是何家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何母還算是高興的,一臉喜氣洋洋。但是劉氏,那臉“呱嗒”一聲,就掉了下來,拉得能有八尺長,活脫脫成了一張馬臉。 隨後,何母看向了張司九,劈頭問道:“孩子們?快抱出來我看看。” 何有光被這麼一提醒,頓時也想起來這一茬,連忙爬起來,也問張司九要孩子看。 按說,這個時候是該抱著孩子出來給他們一家看看,報喜的同時,也讓他們看看孩子是否是健康。 畢竟,通常來說,一家人盼星星盼月亮的盼來了這麼一個孩子,又焦慮地在產房外頭等了這麼久,給他們看一眼,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這一次嘛……趙翠蘭肯定是不給的。 就是張司九她們也得多個心眼,不敢給他們——萬一他們抱走了孩子,不管產婦了,或是不還給趙翠蘭了,那還得了? 所以張司九端著那些東西,眼皮都不動,微笑推辭:“孩子現在還沒穿好衣裳,肯定不能抱出來。你們再等等吧。我要端不動了,再拉著我,小心弄你們身上。” 何母忙不迭的鬆開了,皺眉狐疑:“孩子不會有事吧?怎麼弄這麼久?我也沒聽見多大的哭聲——” 劉氏湊上來,連聲附和:“對對對,肯定是。我聽著那哭聲也不大,肯定是孩子有問題,所以才不敢給我們看!趙翠蘭又是鬧又是跳河,孩子還能好?” 何有光緊張極了。 張司九微笑不改:“放心,孩子健康著呢。回頭你們就能看見了。” 說完她就走了,一點沒多留。 等她回來,衙門那頭的人已經來了,專門處理這個事情。 何家人蔫頭巴腦的被問話,時不時的看一眼產房裡頭。 但產房裡靜悄悄的,一點動靜也沒有。 張司九正準備湊過去聽一耳朵,就被楊元鼎拉到了一邊去,迫不及待把前因後果跟張司九講了;“你是不知道,這個事情可真是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看著楊元鼎亢奮得臉都放光的樣子,張司九確定這個事情一定是奇葩到了極點。 於是張司九不慌不忙的拽著楊元鼎去了茶水間,一人倒了杯水,又摸了一把炒黃豆出來,一邊嚼著吃一邊聽八卦。 產房裡有珍娘,她是半點不用多擔心,所以可以心無旁騖的聽! 楊元鼎也是十分具備說書先生的天賦,喝了口水潤潤喉嚨之後,清了清嗓子,就開始講了:“話說,這趙翠蘭和何有光,經人介紹相親,喜結連理已有三年。這三年,也算是和睦美滿。叫人羨慕——趙翠蘭賢惠又漂亮,跟著何有光每日推豆腐賣豆腐,人送外號,豆腐西施。” 張司九回想了一下趙翠蘭的臉龐,中肯的點點頭:如果不是生病和懷孕,估計趙翠蘭的美貌的確是稱得上一句豆腐西施的。 “不過,也有閒言碎語,說小兩口不生孩子的事情。”楊元鼎神秘兮兮的壓低聲音:“又說趙翠蘭身體有問題的,也又說何有光一看就不行的。更有眼睛毒辣的,一口道出,那趙翠蘭還是個少女!” “這話好死不死的,被何母聽去,硬生生從村頭罵到了村尾,罵得人一句話都不敢再說。從那之後,愣是也沒人敢再說小兩口的八卦。” 楊元鼎說到這裡,其實還有點佩服:“說起來,這何母,的確也是個潑辣人。她中年喪夫後,帶著兩個剛成年的兒子,硬生生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還給兩兒子一人娶了個媳婦。” 張司九也連連點頭:“從村頭罵到村尾,這個事情,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那是何等豐富的一個詞彙量! “不過,還有人說,這個何母偏心。畢竟,給老大娶的媳婦,漂亮又能幹。給老二娶的媳婦,又醜又懶——”楊元鼎“嘿嘿”笑了兩聲:“據說那老二,雖然長得不如何有光好看。但是高高大大的,十分魁梧。也是十里八鄉一枝花。多少未婚女子心心念唸的夢呢。” 張司九揚眉:“這個他們家能說?” “那倒沒有,是衙門裡有人也是那個村裡的,悄悄跟我說的。原因也說了。那時候,趙翠蘭,也是早就定下來的,趙翠蘭的家境一般。但是何二郎這門婚事,算起來還有點神秘。誰也不知道為什麼何二郎娶這個劉氏。甚至原本,何二郎相看的,也不是劉氏——”楊元鼎一臉“你懂的”。 張司九明白了:這裡頭肯定是有貓膩! 而且這個貓膩,說不定就和劉氏有關! “劉氏其實剛嫁過來不到半年,算算,其實還是在趙翠蘭懷孕之後。但趙翠蘭會跳河,卻和劉氏有關係。”楊元鼎接著往下說,那表情,只說出了一句話:這裡頭,有大八卦! 張司九自己想了一想,腦子裡冒出來一個奇葩想法:“難不成,劉氏能嫁給何二郎,也是和趙翠蘭有關係?那時候趙翠蘭已經懷孕了……” “沒錯!恭喜你搶答成功!”楊元鼎握住張司九的手,用力搖了搖,一臉的喜慶和“你猜對了”。 他揭曉了謎底:“這個劉氏的娘,會點別人不會的手段,比如,弄點什麼讓人迷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