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2章 一起玩 (第1/2頁)

加入書籤

一路忙活到了中午,一家人才騰出手來吃了個元宵。 元宵節吃元宵,那是必要操作。 以往,徐氏還能自己包元宵,但是今年,她實在是忙不過來也沒有那個精力,所以就託人幫忙買了一點。 專門賣元宵的,那個餡就和家裡的有天壤之別了。 什麼紅糖餡兒的,芝麻餡兒的,豆沙餡的,棗泥餡的,還有玫瑰糖餡兒的,甚至還有肉餡的。 徐氏一樣買了點,一口大鍋煮了,盛的時候也沒仔細分,就這麼雜著盛,吃到什麼算什麼。 這樣的吃法,也很讓人驚喜。 因為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麼。 張司九第一個一口咬下去,就被濃濃的芝麻香給填了個滿口。 小松小柏又怕燙,又嘴饞,又想知道下一個是什麼餡兒,於是一邊哈氣一邊吃,勸都勸不住。那副搞笑的樣子,逗得全家都忍不住的想笑。 小南瓜呢,眼巴巴的被楊氏抱著,口水飛流直下,直有三千尺那麼長。 而且還伸出小嫩嫩的小爪子來,企圖去抓楊氏嘴邊的湯圓。 楊氏可不敢給,乾脆先不吃,等人吃完換她。 張司九吃完了自己的,就把小南瓜給抱過來,換了一雙新的筷子,挑破了一個湯圓,見裡頭是棗泥餡的,就用筷子挑了一點點餡給她嚐嚐味。 要真是芝麻餡兒的,她還不敢給。高油高糖,現在根本不適合小南瓜這麼大的嬰兒。 也就是棗泥和豆沙餡兒的好一點,沒額外新增油,也沒有添太多的糖。 至於軟軟糯糯的元宵皮,那是一點不敢給小南瓜吃的。糯米不好消化,小南瓜腸胃還不太行。 不過,只是一筷子的棗泥餡,也足夠小南瓜吃得津津有味,眉開眼笑,抓著筷子不肯鬆手了。 直到筷子沒了味,還知道鬆開後“啊啊啊”的喊叫,指著碗裡還要。 張司九餵了幾筷子,就不給了,一口把剩下的吃掉,還給小南瓜看了看碗底:“沒了。” 小南瓜肉嘟嘟的臉上明顯露出了失望和委屈,但是她是個天使寶寶,所以雖然憋著嘴,但也老老實實的不再要。 張司九給她餵了點她自己的米糊,她也吃得認真又幹淨。 最後擦完她的小嘴和小臉蛋,洗了她的小胖爪,張司九忍不住在她粉嘟嘟的臉頰上親了一口:“小南瓜真棒!吃飯真認真!” 沒有養過孩子的人可不知道,小嬰兒這種生物,簡直天生就是大人的剋星。 明明簡單到感覺是個人都能學會的事情,只要小寶寶學會了,那就是會讓人忍不住發自內心讚歎的事情,甚至會讓人充滿成就感——這就是成長的快樂!m 吃過元宵,把小南瓜送去了李家,張司九他們一家子連帶著四個請來幫忙的人,浩浩蕩蕩就出發了。 雖然離夜晚還很早,但是不提前去佔位置,那好位置都被佔光了! 今年因為楊縣令剛來,那些鄉紳富戶為了表示歡迎,還自發的捐錢在城外河裡紮了河燈。 雖然冬季水淺,不能遊船,但是扎河燈卻正好。 不僅可以扎河燈,還可以放河燈。 河邊幾個大橋,從北門花橋,到東門大橋,中間還有一座紫氣東來橋,上頭更是張燈結綵,掛滿了大小的燈籠。 而攤販們就在河道兩邊設攤位,吃的,玩的,用的,雜耍的,應有盡有。 張司九他們都不算來得早的,許多人早早就已經佔了好位置,擺上了。 張小山畢竟現在也屬於是有熟人的人了,經過指點,他飛快的選定了一個靠近紫氣東來橋的地方,然後幾個攤位挨著,各自佔據一塊地方,正好排成一排。 不僅如此,他還去找了衙門的同僚,用幾杯熱飲成功的讓對方說出了會多在這邊巡視,保證不會出現鬧事情況這種話。 其實,這也是多慮。 一般來說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攤子弄好,火也生起來,甚至張小山他們還去挑了幾桶水放在後頭備用,天色這才緩緩的暗下來。 河燈被一盞盞的點亮,慢慢的就輝煌璀璨起來。 燈火倒影在河面上,被河面細碎的水波紋印照出朦朧而燦爛的影子,一時之間,竟分不清楚河面上的燈火更輝煌一點,還是河面底下的燈火更吸引人一些。 陸陸續續的,河邊也有了遊人。 叫賣聲和食物的香氣也漸漸地多了起來。 這種熱鬧的氣氛,就更加讓河邊上的寒冷都彷彿被驅散。 徐氏叫了張司九和招銀過來,一人給她們三個錢,笑盈盈的吩咐:“去吧,趁著人少,去買兩個河燈放著玩。帶著小松小柏一起去,不過只許讓他們站在岸上看,不許靠近水邊。” “二嬸不去嗎?”張司九拿著錢,看一眼河面,問徐氏——這種事情,不應該是大姑娘小媳婦都喜歡的專案? 結果徐氏搖頭:“這都是小娘子們喜歡的,我就懶得去了。走多了腿疼。你們去玩吧。一會兒上生意了,就沒時間去了。” 張司九就沒推辭,跟招銀一人拉著一個小的,去買河燈放。 招銀多多少少有些受寵若驚,還有些歡喜雀躍——從前她連過節來看河燈都沒有過,更不要說放河燈了! 河燈其實也不復雜,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