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6章 一點一點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楊元鼎拿著圖紙再來的時候,還帶來了確切的渡口動工訊息。 不過,徐氏看著那圖紙,聽著楊元鼎說的話,卻尷尬的沉默住了。 張司九知道徐氏在沉默什麼,當即就想開口說自己擺攤子賣飲料的事情。 只是不等她開口,楊元鼎就問了:“蓋豬圈,很貴嗎?” 徐氏遲疑一下,還是選擇實話實說:“貴倒是不貴。照著你說的,不用那麼高,一面牆高,三面牆都矮的話,不用挖多少泥巴。馬上要秋收了,穀草也是現成的。可問題是,得請人。” 如果家裡有兩個男人,還可以咬咬牙自己幹了,可…… 張小山只有一個人,渡口修完了就是秋收,秋收完了還要蓋房子的話,她心疼。 而且,徐氏也真心覺得沒有必要:“只是養豬,沒必要蓋這麼好的房子吧?” 張司九輕聲問徐氏:“如果請別人幫忙,大概要用多少錢?” 徐氏琢磨了一下:“估計至少得二兩銀。挖泥巴,蓋房子是苦力活,還得包一頓吃的,不敢虧了人家。還得買點木頭。” 這樣算下來,二兩銀,實在是不算貴。 主要也是豬圈簡單,用料還少,最貴的料子,估計就是木頭。 但問題是,現在張家拿不出二兩銀。 就算拿得出來,也不會捨得拿去給豬蓋房子——人都還沒顧上呢! 張司九不知道自己賣飲料能不能賺出二兩銀。 但二兩銀,楊元鼎有啊。 他毫不猶豫道:“這個錢,我先出。養豬是大事。只要這一次養成了,以後還可以接著養,很快就能回本的。” 這倒不是假話,一斤豬肉十幾文到二十文不等,均價大概在十六七左右,一頭豬真養好了,到了二百斤,光是一頭豬就能賣個三千錢。就算毛豬便宜些,只賣二千五左右,那還富裕了五百文呢。 但徐氏不相信養豬能掙多少錢。 她算是十里八鄉養豬養得好的了,可一年到頭,一頭豬也就一百多一點,賺錢?根本賺不了多少錢。 甚至徐氏還倒過來勸說楊元鼎:“三郎啊,這個錢可不能亂花。聽我一句勸,你家就算有錢,也不能這麼瞎糟蹋。你爹孃知道了,該不高興的。” 徐氏覺得,楊元鼎年紀小不懂得這些,自己如果真拿了這個錢,那就真的是不應該了。 到時候,根本也沒法和楊縣令交代。 騙人家小孩子的錢花,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張司九看出了徐氏的堅決,輕輕的衝著還打算說服徐氏的楊元鼎搖搖頭,示意他別再說了。 這個錢,徐氏肯定不會要。 即便是張司九和楊元鼎都很確定,這頭被閹掉的小豬肯定能比普通豬長得快,但現在沒有事實證據,沒法說服徐氏。 好在,馬上就可以賣飲料了。 張司九仰頭看徐氏,跟徐氏商量:“二嬸,我覺得三郎他既然是從書上看的,肯定不會錯的。” 沒等張司九說完,徐氏就一臉嚴肅打斷了她:“那也不行——咱們不能要這個錢。” 張司九把話說完:“我知道,二嬸,咱們肯定不能要這個錢。咱們就算要修豬圈,肯定也是要自己掙錢的。二嬸,我想和您商量個事兒。” 徐氏表情這才鬆緩了一些,態度也軟下來:“你說吧,什麼事兒?” “三郎說,渡口要開始修建了。我想做點飲子去賣。如果到時候賣了錢,咱們就存起來修豬圈吧。”張司九認認真真提議。 徐氏一愣,隨後又有點想笑,但同時又有點心酸。 她忍不住摸了摸張司九的腦袋,輕輕揉了揉她頭髮:“九娘,你怎麼……”這麼懂事和操心? 楊元鼎覺得這個主意好極了:“賣賣賣!我可以幫忙嘗一嘗!我在城裡喝過好多回飲子!他們味道我熟悉!” 天氣熱,他又是家裡最小的,零花錢還充足,因此可不是冰飲料不斷麼? 張司九點點頭:“那就這麼說定了!” 對於徐氏的心酸,張司九完全沒有這種感受,她其實還怪開心的:事情可真是順利啊! 徐氏想了想:“那本錢我給你——” 張司九擺擺手:“本錢先不要,我這裡有。這兩天我再把木耳賣一賣,挖點別的東西賣一賣。” 飲子成本低。如果不用冰塊,那就更低了。 張司九估計這個錢是夠的。 而且,很多原材料,她可以不用花錢買,直接去地裡挖。 比如,金銀花。 比如,茅根。 再比如,淡竹葉。 這些都是能找到的。 最貴的成本,就是糖。 到時候張司九打算把手裡的錢全部買成糖。水桶家裡有,碗家裡也有。井水和柴火家裡也有。 至於人手:她加上招銀,小松小柏,那是足夠了。 頂多就是早上需要張小山幫忙將這些飲品提過去。 想到這裡,張司九越來越覺得美滋滋:不管能賺多少,感覺真的是穩賺不賠啊! 徐氏看著張司九,腦子裡冒出個古怪的念頭來:難道九娘隨了大哥?對做小買賣就是有天分? 張司九的親爹,就是個小貨郎。口碑一直都還不錯,雖然賺得不多,但是這幾年,他自己娶媳婦,給張小山娶媳婦,都是靠他的。 沒辦法,楊氏一個寡母帶著兩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