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4章 約定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司九這話終於拉回了徐氏地神志,她連連點頭:“是不能這樣算。這樣的話,我們還不被人罵死?這不是欺負小孩嗎?” 不過,要讓徐氏說出白白幫養豬這個話,她也有些為難。 要養大一頭豬,得要一年。 一年之中,豬每天要吃不少的豬草。 現在家裡人手不多,上哪裡去找那麼多豬草? “這樣吧,”張司九眼看著徐氏已經陷入糾結,於是乾脆自己開口:“豬到時候我們一人一半肉。我們出豬草,出人力。你出小豬,加上一些米糠雜糧,等豬養肥了,殺的時候叫你來,你先選要哪邊,行不行?” 一人一半,還真不是張司九獅子大開口占便宜。 畢竟豬草需要她去割。 而且,豬的食量很大。尤其是閹割後的豬,相應的會變得懶惰,不會有發情期,只會長肉。但要長肉,是需要食物去補充能量的。 那就更需要大量的豬草。這個人力成本也很高。 當然,光吃草,長得肯定不夠快。 所以,她才提出了米糠和雜糧這個要求。 楊元鼎毫不猶豫答應了:“行,就這麼辦,只要你們不吃虧就行。” 徐氏擺手:“不吃虧,不吃虧了。” 她甚至懷疑這樣楊元鼎會不會有點吃虧。 楊元鼎喜滋滋的將小豬託付給了張司九:“你好好養著它,我未來怎麼樣,就全靠你了。” 張司九:……這話聽著好像不太對勁。 徐氏也被逗笑了:“這話說得,一頭豬,怎麼還和未來扯上關係了?不過你放心,既然你交給我們,我們肯定好好養。就是現在沒幾個月就要過年了,估計過年時候也吃不上,得等到明年春天呢。” 這是徐氏根據自己養豬得出的經驗。 養上一年的豬,才能長夠一百來斤,殺出來才能有肉吃。 楊元鼎和張司九對視一眼,默契地誰也沒有提可能過年正好能吃上豬肉這個事情。 現在說了,大家未必會信,還是用事實來說話吧。 至於小豬已經被閹割的事情,兩人也默契的沒有提。 畢竟不好解釋。 而徐氏看著小豬挺正常的樣子,也沒仔細看,更不要說發現那個小小的傷口了。 於是,這頭小豬就被安頓在了張家。 怕大豬欺負小豬,徐氏特地重新圈了一塊地方來餵豬——是的,直接圈了一塊地方,沒有豬圈。 畢竟,張家只有一個豬圈。 說是豬圈,但其實就是個棚子。只能起到一個遮陰和遮雨的效果。 而且設計得很不好,沒有聯通旱廁,屎尿就拉在角落裡,需要人每天去清理。 因此整個豬圈臭烘烘的,豬身上也臭烘烘髒兮兮的。 這也是為什麼,豬被貴族視為不潔,嫌棄它肉的緣故。 張司九覺得,是時候改善一下旱廁和豬圈了。 不然,在這樣生長環境之下的小豬,不僅容易生病,而且確實也很汙染環境。 張司九又拉著楊元鼎跑開,將這個事情提了:“我需要你配合一下。” 楊元鼎雖然不知什麼情況,但他對張司九的信任,已經到了盲目的地步,因此毫不猶豫:“你說!” 時下旱廁,是挖個坑,上面鋪上木板,然後在木板上開個小口子,人就蹲在那上頭上廁所。 怎麼說呢,不僅臭氣熏天,還十分的……危險。 因為很容易掉進糞坑。 張司九用樹枝在地上畫出現代農村的茅廁雛形:“你看,這樣設計,糞坑可以直接在房屋外,不至於那麼臭,而且人上廁所也更安全。不僅人的廁所可以這麼設計,豬圈的也可以。只需要將廁所和豬圈規劃在一起,然後每一個豬圈裡留出一個口子,可以直接將屎尿從口子裡推出豬圈,掉入糞坑。” “對豬來說,也是好事。能減少細菌繁殖。而且,廁所地面,不能是平的,要跟浴室一樣,慢慢的傾斜,這樣方便屎尿往那個口子流淌。” 楊元鼎還真沒怎麼去過農村,僅有的去農家樂體驗,那也是住得跟酒店一樣,抽水馬桶或者抽水蹲坑,根本就沒有見過這種最原始的。 張司九說得認真,他聽得更認真。 而且還覺得這個設計很精妙。 但有一個問題:“那這個糞坑滿了該怎麼辦?” 張司九搖頭:“滿不了,豬糞裡面含有大量的纖維和沒消化完全的青草,發酵很快,發酵過的糞水,可以用來做肥料。” 現在糞坑裡的糞水,也是做肥料的。 楊元鼎點點頭:“那就沒問題了。但我要做什麼?” “你回去畫下來,然後再來一趟,告訴他們,這是你書裡看到的,這樣養豬更好。”張司九當然是想好了怎麼用上楊元鼎了。 她提這個事情,家裡肯定不會同意和相信。 畢竟首先一個是窮,二一個,他們會當自己是孩子來看。 最合適的人選,當然是楊元鼎。 楊元鼎本身就是寄養豬的人,其次又是縣令家的小兒子,是正兒八經讀書人,加上年紀也大點,所以更具有說服力。 唯一一個問題,就是經費問題。 張司九揉了揉眉心,很快就想到了解決經費的辦法:“那個渡口,什麼時候開始修?你知道嗎?” 賣飲料賺的錢,可以拿來修豬圈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