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3章 貧窮 (第1/2頁)

加入書籤

招銀呆呆愣愣的聽著這些從來沒有人跟自己說過的話,眼淚掉下來都不知道。 張司九拍了拍她的肩膀:“招銀,窮不可怕。可怕的是讓窮牽著鼻子走,忘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說完這句話,張司九沒有再多說,端著水就出去了。 家裡窮,沒那麼多水杯,這些杯子都是用竹筒鋸出來之後仔細打磨了一下,看著格外古樸,但也挺好用的。 水是張司九一大早就煮好的糖梨水——這年頭的梨,大部分都不像是現代那些精心培育出來的品種一樣漬水豐盈,細膩爽口。而是粗糙,根本不那麼好吃。 這些梨,也就只有小孩子喜歡吃個甜味才啃。 大多數都餵豬,或者是拿來做藥——止咳潤肺的梨膏糖,就是用這種原滋原味的梨熬煮的精華。 張司九就買了一筐,準備熬梨膏糖。 今天正好煮水試試。 梨子水有一股淡淡的梨子清甜味,不明顯,仔細品嚐才有。而且張司九沒有額外放糖,只是加了梨塊而已。 徐家人喝了,都覺得還不錯,又是一片誇讚。 於是,郭氏看著張司九的目光,就更慈愛和志在必得了:這是多好的兒媳婦人選啊! 徐氏看著自家大嫂這樣的目光,想開口說兩句吧,又覺得點破了不好,最後只能假裝若無其事。 結果,郭氏幫著徐氏做飯的時候,主動就提起了自己另外一個兒子芋頭:“你都不知道,他回來跟我講,九娘賣的肉夾饃,好吃得不得了!而且每天都是第一個賣完了的!他對九娘,佩服著呢。”cascoo.net 徐氏這才想起來:對啊,自己這個侄兒,是在縣城讀書來著。 只是沒想到,原來芋頭還關注過張司九? 不過,張司九也不知道認出芋頭沒有? 徐氏心想著,回頭跟張司九說一聲,再去賣滷蛋,每天芋頭那個就別要錢了,自己另外單獨補給她。不然一家親戚,顯得多難看? 就在徐氏走神的功夫,郭氏已經憧憬起未來:“九娘這麼能幹,將來這兩人的日子啊,差不了!” 徐氏趕忙按住大嫂:“大嫂,孩子還小呢。而且芋頭將來讀書讀出來了,那是要當大官的,可不能隨便結親。再看看,再看看。” 郭氏卻衝著徐氏擠了擠眼睛:“我知道你怕啥,放心,有我在呢。芋頭就是當了大官,也不敢嫌棄九娘!” 徐氏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最後只能乾笑一聲:“大嫂,再看看。孩子都還小,沒定性呢。” 說完徐氏趕緊去忙別的,心裡卻愁得慌:大嫂怎麼就看上了九娘呢? 反正不管大家小心思是什麼,大家也都是忙了個四腳朝天。尤其是真開幹了,只覺得哪都人手不夠,根本顧不上聊別的。 一連幹了五天活,一個敞亮的的大廚房才修好了。 那是真的大,跟張司九住的那三間屋都差不多大,只不過明顯做工粗糙點。裡頭也沒隔斷,直接就是兩個大灶臺,上頭兩口大鍋:鍋還是定做的,口徑很大,張司九都能躺進去。炒鍋樣式,尖底敞口,容量很大。 就這兩口鍋,費了徐氏不少錢。給錢的時候,心疼得徐氏捂著錢袋子當場就想反悔。 灶臺是黃泥糊的,也不敢直接燒火烤,只能先晾幾天,不然容易燒裂了。 灶臺旁邊是操作檯,操作檯張司九讓徐氏掏錢買了一塊大石板子鋪上頭了。看著就乾淨。 除此之外,還有大水缸和排水的系統——這樣清洗食材的廢水就可以直接倒在牆角那個破缸裡,缸子底下掏了洞,連線了大竹筒,直接伸出屋去,把水排到了水溝裡,又直接衝到院牆外頭。 院牆外頭挖了個小坑,可以拿來蓄這些髒水,到時候不管澆地,還是怎麼的,都可以用。 整體效果出來後,郭氏簡直是羨慕:“這也太好了些。看著就舒坦好用!也不用提水出去倒了。就是浪費了點,泔水可以餵豬的。” 徐氏也是十分滿意:“那不行,加了草木灰的,豬吃了不好。而且,那頭肥豬,是三郎養在這裡的,不敢隨便喂東西。” 郭氏知道三郎就是楊元鼎,是縣令家的小兒子,一時之間更加打定主意以後要多來走動:萬一就能和縣令家也攀上關係呢?就是混個臉熟也好啊! 不過,對張司九來說,這個廚房好是好,但遠遠達不到她心目中的效果,只能是湊合用。 真正讓她期待的,還是火炕。 火炕的實驗,是在她屋裡實驗的。 畢竟,楊氏那邊是主屋,東西多,不好破土動工的,楊氏那屋裡,每一間屋子都住了人,也不好挪。 就張司九這裡,住了三個小娃兒,一起搬去空屋子裡,擠一擠騰出一天功夫來,就把土炕給弄好了。 按照張司九的盤算,土炕就弄了一間屋的——土炕雖然好,可是耗費空間大,要一直暖和,還得一直燒火,所以乾脆就只弄一間屋子的,到時候,她和招銀就當集體宿舍睡就行。等暖和了,再各自分屋。 那個土炕幾乎佔據了半間屋子,怕塌了,還特地打了木樁子來支撐和加固。 做好之後,反正猛然一看,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