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9章 成功他媽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司九聽徐氏這樣說,頓時笑了:“二嬸,那怎麼不行?咱們做得好吃又幹淨,怎麼不行了?不過,冬天來了,我看咱們還得先修一下屋。” 徐氏一愣:“修什麼屋?” 她看一眼自家的房子,覺得沒有需要修的:“也不漏雨也能擋風的,修啥啊?” “修個屋,專門用來煮肉啊。”張司九指了指現在那個隨便搭起來的棚子:“現在那棚子,下場雪就能壓垮了,不趁著現在修好,到時候可沒得用了。而且,就這麼擺在院子裡,誰進來都能過去看,過去摸,也不乾淨。” 眾所周知,紅眼病是一種很厲害的病,很有可能就讓人心智失守,幹出點喪心病狂的事情。 投毒未必,但往湯鍋裡灑一把泥,這一鍋滷湯也就廢了。 而滷味之所以是老滷更香,秘訣就是在於這一鍋滷湯經過了時間的沉澱。 被張司九這麼已提醒,徐氏也反應過來了,第一句話卻是:“咱們村裡人不會這麼壞吧——” “二嬸,這誰說得清楚?反正冬天咱們也要天天燒熱水洗那些肉,有個牆遮擋點風,也比沒有強。熱水也冷得慢點。咱們凍手先不說,只說沒有熱水,要是洗不乾淨,回頭可沒有人吃咱們東西了。”張司九點出最關鍵的。篳趣閣 而且,有個牆遮擋,也不怕人偷師了。 真有想學的,光明正大來拜師,也不怕。 可就怕不光明正大的人啊。 徐氏想了一會兒,最終點了點頭。只不過這一次張小山沒空,她有些犯難。 還是楊氏說,請人來修就行了,又不是不給錢。說閒話的人反正怎麼都會說閒話,管那麼多。 這件事情才算定了下來。 除了專門的生產間,張司九還想修個炕。 沒辦法,冬天真的冷啊。 現在還沒下雪,就已經讓人感覺出冷了,更不要說霜凍期。 張司九自己在活動,也還行。可小南瓜和小松小柏呢? 小孩子冬天是最怕感冒的。一感冒,就容易發燒。 在這個沒有退燒藥的時候,真發生了高熱驚厥,那是會有後遺症的。 尤其是小南瓜。 她現在是嬰幼兒時期,雖然看著已經白白胖胖,可張司九知道嬰幼兒到底有多脆弱——一場病,很可能就會夭折。 還有,冬天也是老年人病故的高發期。 楊氏身體也不好。 不過張司九還真沒睡過土炕,所以根本不知道土炕長什麼樣子。 這個時候,張司九就只能寄希望於楊元鼎了。 剛好前一段時間楊元鼎終於湊齊了工具,他們也開始了培養青黴菌的實驗。 這兩天,應該就能到最後環節。正好可以見面商量一下。 張司九現在其實可忙了。隔天要賣滷蛋,然後那天還要趁著賣蛋的空閒去醫館學習。 為了印證鹽開水沖洗傷口會不會讓傷口癒合有影響,醫館裡在程萬里自掏腰包的支援下,買了七八隻兔子,然後用來做實驗。 嗯,過程有點殘忍和血腥,以至於程萬里的愧疚心也格外多,每天都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它們,還許諾到時候實驗完成了,就放到山裡去——張司九心想大概這種沒有野外生存訓練過的兔子被放了,也會成為別的大型食肉動物口糧。 但也算是做好事? 所以張司九就默默地沒有說話。 鹽開水的效果其實也是顯著的。如果是開放性傷口,尤其是撒了些泥灰的傷口,經過鹽開水的沖洗,癒合效果比不沖洗直接包紮要好太多。 但最終效果,仍舊是不如後世理想。 這是因為達不到無菌效果的緣故。 可比起從前,好歹也是提升了不少癒合率。 也算是小小的有了進步。 而整個實驗過程,張司九是全程跟進,所以忙得不行,導致這段時間,她和楊元鼎見面都少了。 主要楊元鼎也很忙,那些機器看著也就那麼多個零件,但要真做出來卻異常複雜。 所以除了青黴菌的培育,兩人會見面一起幹,其他時候,都是各忙各的。 第二天,張司九就找了楊元鼎,提起了火炕的事情。 結果剛一提起,楊元鼎就樂了:“這不是巧了嗎?咱們怎麼就想到一塊去了?” “你也想了?”張司九是真驚著了:“你家應該不用費心取暖的事情吧?” “怎麼不費心?我聽我大哥和我爹吃飯時候說起,去年家裡還死了個燒炭取暖的看門人呢。”楊元鼎嘆一口氣:“所以我就想起來,幹嘛不用火炕呢?” 火炕暖和,而且對熱能利用最充分。 這是一個集燒或做飯,連帶取暖的好東西。 “而且我還想起來,你家有小南瓜,還有老人,恐怕你家也捨不得燒炭取暖。所以我就想,如果搞出了火炕,那不是很方便?”楊元鼎笑眯眯的掏出了圖紙:“喏,圖紙都畫好了。本來也打算今天給你。” 張司九看著那圖紙,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啥好了。 好半晌,才豎了個大拇指:“世界上沒有比你更好的老鄉了。” 跟著這麼一個老鄉穿越,大概確實算運氣好吧? 太貼心了。 太默契了。 感動之餘,張司九問起楊元鼎:“那你怎麼知道火炕怎麼做的?” “哦,小時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