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0章 祭祀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司九的計劃沒能立刻實行,是因為到了七月半的中元節。 中元節這一天,要在家附近祭祀祖先。 就連學堂都放了假。 張司九隻好講計劃推遲了兩天。 到了中元節這一天,家裡早早地就準備起來了。 首先是香蠟,接著就是貢品。 香和蠟燭都是要買的,紙錢在現在並不流行,所以只是折一套紙衣,以及疊一些元寶。 這年頭,雖然用的紙很差,但仍舊是比較貴,張司九看著,不由得點頭:嗯,這個數量,一定不會造成底下通貨膨脹。 除此之外,貢品還有一些酒和菜。 菜也都是好菜,除了一刀五花肉,還有冬瓜丸子湯,新鮮嫩黃豆,茄子豆角等。 標標準準的三菜一湯,外加一杯薄酒。 天剛擦黑,徐氏就把飯菜準備好了,然後由張小山領著家裡人去燒紙。 一個故去的人一個畫出來的石灰粉圈。 據說圈住了,就不會有孤魂野鬼來爭搶,故去的人可以安安穩穩的享用供奉。 不得不說,張家的圈有點多。 除了張司九父母,還有張小山的爹和爺爺奶奶。 在往上的,張小山不記得他們名字了,也就算了。 楊氏顯然是最觸景生情的一個,嘴裡一個個喊著他們的名字,眼淚怎麼都擦不乾淨。 而張小山也是忍不住狠狠地擦了一把眼睛。 張司九蹲在旁邊,沉默的燒紙:雖然不認識,但還是被氛圍給感染了。想到了那些離開自己的親人們。 燒完貢品,張小山自己先磕頭,然後又讓家裡小輩們磕頭。 張司九也沒矯情,認真磕頭完成祭祀。 磕頭完了,她就發現小松小柏絲毫沒有什麼難過了,轉而變成了眼巴巴的期盼。 確切地說,是盯著香燭,對貢品的期盼。 嗯,他們一家人,都還沒吃飯。只等故去的人享用完畢,才能吃。 這些貢品,就是他們的晚飯! 張司九看著看著,也饞了——好久沒吃肉了啊…… 終於,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香燭終於燃盡,張小山端起放貢品的簸籮回家。 小松小柏立刻積極跟上。 就連張司九也忍不住腳下輕快了幾分。 雖然飯菜有點涼了,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很美味的。 冬瓜丸子湯是用瓦罐裝的,這會兒徐氏又熱了熱。 至於那一刀五花肉,則是被徐氏切成了兩毫米薄片,底下墊上拍黃瓜,上頭淋上早就調好的料汁——蒜泥白肉這就好了。 肉末燉青黃豆更不用說了——蒼蠅腦袋大小的肉末雖然不多,但是和新鮮黃豆一起燒出來,那味道真的很勾人。清香之中,帶著一絲絲的肉香,相輔相成,加上裡頭徐氏放了一點點的茱萸和醬油,又鹹又香,還微微帶點辣味調劑,更是下飯神器。 豆角和茄子是個素菜,但用酸姜和酸蒜作為配料,還加了藿香葉碎,整個人有一股紅燒魚的味道,也十分美味。 冬瓜丸子湯裡,冬瓜是自家的,張司九親眼看著那冬瓜從拳頭大變成了腦袋大,慢慢還掛上了一層白霜,這才摘回來削皮掏瓤,切成薄片用來煮丸子湯。肉丸子都是肥瘦相間的豬肉剁的,裡頭加了雞蛋,蔥花,薑末,鹽調味,然後攪拌上勁,再一個個從虎口擠出來。 就這樣一鍋冬瓜丸子湯,就能讓一家人泡飯美滋滋的吃上一頓。 可以說,這是張司九過來這邊,吃到的最紮實的一頓肉。 肉丸子荔枝那麼大一顆,一口下去紮紮實實,裡頭還有肉汁。 而原本平平無奇的冬瓜,被這麼一搭配,簡直也是清潤細膩,入口即化,還帶著一點點肉的甘美。 張司九一個沒忍住,吃撐了。 然而還是沒忍住,又喝了一碗冬瓜湯。 不只是張司九,家裡人人都吃撐了。 個個兒臉上都掛著滿足。 吃飽了,他們也不想動彈,就這麼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是的,他們直接坐在院子裡吃的,也沒點燈什麼的,就這麼就著月光吃的飯。 但誰也沒把筷子杵臉上去,反而看得也算清楚——大氣沒有被汙染的情況下,月光是真的也挺明亮的。 嗯,關鍵是大家視力都很好。 徐氏笑盈盈的說了句:“祖宗保佑,咱們是越過越好了。” 當時大哥大嫂死了,所有人都覺得他們張家不行了,徹底日子艱難起來了。 可才兩月過去,他們卻修起了新豬圈,甚至張小山馬上還要去衙門當差——可不是越來越好了? 徐氏想到自己這些日子聽到那些閒言碎語,尤其是最開始時候那些話,更是忍不住的眼眶都有些酸澀。 但她不想哭,她覺得自己該笑:憑啥不笑!日子過得好,那些人可是跌了眼!不知道心裡多發酸呢!而且,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笑,偏偏不讓那些想看到自家過不去的人如意! 徐氏這麼一說,楊氏也挺感慨:“咱們是越過越好了。” 張小山也挺高興的:“咱們回頭攢錢,爭取買頭牛!這樣家裡就不缺勞力,種地也不擔心了。” 徐氏啐了他一口:“你還真敢做夢!” 小松嘿嘿嘿發笑,支援老爹:“買牛!買牛!我放牛!” 小柏也跟著拍手掌:“放牛!小柏放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