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0章 混合肥 (第1/2頁)

加入書籤

張司九萬萬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是從百家姓開始認起字來。 楊元鼎尷尬的跟張司九道:“繁體字太多了,跟咱們學的很多都不一樣。我最近也在惡補,就這個好學一點。” 張司九默然點頭。 這一次,她對楊元鼎是感同身受的。 怎麼說呢,繁體字和簡體字之間的區別,就像是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區別。 看著那些繁體字,張司九感覺自己腦袋都疼了。 將自己認識的字都跟張司九說了之後,楊元鼎就去教小松小柏了。 教他們就容易了,直接人,天,木開始教。 兩個小蘿蔔頭學得很認真。 就是照著葫蘆畫瓢的時候,小松還行,小柏就完全不行了。 不過,張司九半點不奇怪:三歲多的小蘿蔔頭,學寫字還早了點。反正就只能算是個湊數的。 楊元鼎也不著急,教了兩遍後就和張司九去看修豬圈了。 不得不說,張司九發現他對修建好像格外感興趣:大概這就是男孩子喜歡的東西吧? 楊元鼎津津有味看著,遇到感興趣的,還要湊近看看,再問上幾句。 張司九對建築不感興趣,她低頭繼續看書,艱難的辨認和熟悉每一個繁體字。 只不過看到了最後,她深深地理解了楊元鼎不想走科舉路的心情:人家看卷子都能比他們快!怎麼比? 鑑於人多的緣故,最粗壯的房梁放上去後,整個活兒一下就快了。 鋪完了龍骨一樣的人字頂的橫豎格子屋頂框架,張小山他們就上去了兩個人,底下兩個人負責用梯子將綁好的麥草排送上去,上頭兩個人,就負責將這些麥草固定在房頂上。 等到下午時候,整個豬圈,算是落成了。 就連後頭的巨大茅坑都挖好了,還用細膩的黃泥糊了一遍。 張司九遺憾的跟楊元鼎說:“如果有水泥就好了。用水泥混上河沙,就能抹出堅固耐用的面了。” 楊元鼎沉吟片刻:“其實不難。如果能找到合適的原材料,我可以試一下,看能不能搞出來。” 張司九忍不住多看了楊元鼎兩眼:“你到底是幹什麼的?” 楊元鼎撓了撓頭,尷尬到有些不好意思:“其實就是搞工業設計的。但我是半路改的專業。平時又有點不務正業,所以什麼都搞一點,試一試……” 張司九:???這麼博學的嗎? 楊元鼎頭髮都撓亂了:“主要是平時什麼影片都看,遇到有意思的,就想試試……” 張司九緩緩吐出一個疑問:“這就是有錢任性嗎?” 大部分人讀了書還是要考慮找工作賺錢的問題,單純為愛發電的話,除了熱情,大概就是需要優厚的經濟支撐? 楊元鼎張了張口,有點羞澀,但是很坦誠:“大概是吧。” 張司九第一次開始思考命運這個問題:為什麼他投胎這麼厲害,而我卻總是……如此悽慘? 她想起了一個詞:“沒有對比,就有沒有傷害。” 張醫生感覺今天這個傷害有點大。 楊元鼎大概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十分體貼的閉上了小嘴巴,假裝看地上的麥草片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很久。 因為豬圈和茅廁都落成了。 那麼矛盾就來了:這個新廁所,誰來試試水呢?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躍躍欲試。 甚至包括李大爹他們幾個來幫忙的。 不過,徐氏和張小山卻都看向了楊元鼎:“要不,三郎去試試?” 楊元鼎受寵若驚:“這不合適吧?畢竟這……” 徐氏卻堅持道:“也是你告訴我們的,還畫了圖紙。你第一個去,正合適!” 張小山也連連點頭:“楊縣令是個好官,三郎去吧。” 張司九差點笑了:楊縣令要是知道自己的身份,被加成在了這個事情上,怕是當場要氣得揪斷三根鬍子! 楊元鼎本來已經有些心動了。 然後聽見楊縣令三個字,嘴角抽了抽,默默讓開一條路,“還是司九來吧。她賺錢好辛苦呢。” 為了個廁所捱打,實在是不太值得! 張司九:……大可不必如此,一個廁所罷了,誰上不是上呢? 不過還沒等她拒絕的話說出口,徐氏就同意了:“對對對,九娘去!說起來,這個豬圈還有九孃的一些呢!” 當著外人面,她不好說豬圈錢有一半都是張司九賺來的。 但是,她還是忍不住驕傲的提了。 張司九:大可不必如此認真算賬! 她乾笑一聲,推給了張小山:“二叔辛苦,二叔又是一家之主,二叔去。” 這次,所有人都沒意見了——反正只要開了頭,那後頭誰去都一樣! 於是,張小山最後頂著異常莊重的表情,一步步的鄭重的走向了大宋第一潮的廁所。 楊元鼎悄悄在張司九耳邊唸叨:“這一步的跨出,代表著中華民族廁所歷史性的進步和改變!” “這一步的跨出,二叔也算成了史上第一人!” “這一步的跨出,徹底標誌著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張司九忍不住轉過頭看他,幽幽反問:“一個再也不會從木板上掉進廁所的時代?隨便蹲也不怕被體重限制的時代?” 楊元鼎“嘿嘿”一笑:“一個人豬混合使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