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章 土包子 (第1/1頁)

加入書籤

楊元鼎還真的沒喝過米湯。 從落水被帶回去,家裡人都嚇到了,又因為他“受驚”的事情,更是什麼地方都處處小心。 吃飯都吃得格外精緻。 湯都是各種滋補湯,從來沒有人給他喝過米湯。 而在現代,楊元鼎更沒喝過了——畢竟電飯煲煮飯,它也沒有米湯。 現在米湯一入口,楊元鼎眼睛都亮了:濃稠絲滑,香醇順口……而且入口還回甘!那種米飯的甜! 他認真跟徐氏請求:“下次我來,別的都不用,就這個米湯管飽都行!” 徐氏笑得手一抖,一不小心,就弄破了一塊豆腐。她一面笑,一面回道:“哪能光喝這個?” 張司九覺得楊元鼎說的是真的。 畢竟,她也覺得米湯好喝。 而且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米湯算是非常健康的飲品了。十分適合體質虛弱的人。還能迅速補充能量。 嗯?補充能量? 張司九感覺腦子裡“叮”了一聲,冒出來一個小點子。 修橋?那是個體力活。 體力活的人,需要什麼? 當然是補充體液還有能量啊! 糖水?米湯?感覺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啊—— 不過這個事情,還得問問徐氏和張小山才行。 說話間,魚頭豆腐已經燉好了。 就連燜飯的香味,鍋蓋也再壓不住。 徐氏掀開木頭鍋蓋,蒸汽瞬間帶著大量香氣升騰起來,帶來熱的同時,更勾得飢腸轆轆的人口水冒出來。 不過,燜飯還沒算徹底好了。徐氏用木鏟子用力的把米飯和豆角拌均勻,讓湯汁均勻的裹在每一粒米飯上。 因為放了一點葷油的緣故,所以米飯看起來格外的晶瑩,味道也很香。 至於涼拌黃瓜,那就更簡單,洗乾淨拍一拍,再切頭去尾,中間一刀劃開,而後加入醋和醬油,點幾滴芝麻油,就算成了。 嗯,雖然滋味一般,但勝在黃瓜清甜。 張小山在外做零工,白天是不在家的。 但因為楊氏兄弟兩個,也差點坐滿了一桌子人。 徐氏有些不好意思:“飯菜太隨便了。你們湊合吃。” 也是因為下雨,加上家裡實在是沒有錢,徐氏勉力操辦,也只能這樣。 楊元峰客氣道謝,語氣裡多了一絲真心:“已然很好了。看著味道就不錯。” 楊元鼎更是放出豪言壯語:“對,看起來超級好吃!我宣佈,我今天要吃三碗飯!” 面對自家弟弟這個豪言壯語,楊元峰臉都紅了,恨不得鑽進地裡去——哪有這樣做客的! 但徐氏卻很高興:“只管吃,別客氣!” 最後,楊元鼎是真的吃了三碗飯。 張司九看得目瞪口呆。 就連楊元峰也看得有點驚住了。 小松更是一臉欽佩的看著楊元峰:“楊三哥將來一定能長得壯實,能當大將軍!” 楊元鼎靦腆一笑,捧著碗筷:“今天實在是有點餓了。而且真的太好吃了。” 好吃那是真的好吃。但張司九知道,還能更好吃。畢竟,這個是煮出來的,而不是炒出來的。老百姓家裡,炒菜還是不流行。 如果豆角能先炒過,或者加點肉,今天的燜飯只會更香。 可即便是這樣,原汁原味,無催生自然生長的蔬菜和大米,也依舊是讓人覺得好吃得想再來一碗。 今天也是沾了兩兄弟的光,所以家裡不僅煮乾飯,更捨得放油做燜飯,還做了魚頭燉豆腐。 魚頭燉豆腐裡,因為加了竹根菌,氨基酸的味道讓湯更加鮮美不說,竹根菌本身的味道也很好,滑滑溜溜的,口感好得讓人慾罷不能。 再多重美食的攻擊下,大家都有點胃口大開。 就連小松小柏,也吃得不亦樂乎,比平時多吃一碗,個個肚皮溜溜圓。 不過,吃過飯後,楊元峰說什麼也不肯在多留了,連拖帶拽的將楊元鼎弄走。 楊元鼎揣著蒲公英和樹葉包裹的竹根菌,戀戀不捨的衝著張司九揮手:“你明天要是進城,一定來找我啊!我就住縣衙裡,你可別忘了!” 張司九送走兩兄弟,有點懷疑楊元峰可能回去就要上演一下慈兄訓弟的戲碼。 更甚至會勒令楊元鼎以後不許再來。 畢竟——感覺今天楊元峰這個少年郎,整個尬住了好幾次。 徐氏這個時候才悄悄跟張司九打聽:“這是誰家的小郎君?感覺不是普通人家。九娘你們怎麼會認識?” 張司九一面給小南瓜將髒了的尿布取下來,順帶還擦了擦屁屁,一面跟徐氏說:“他們是楊縣令家的孩子。那天,楊元鼎也掉河裡了,所以他認識我。今天碰見了,就一起說了幾句話。” 徐氏已經驚呆了:“楊縣令家的!這可是貴人了!” 她頓時開始懊惱:“哎呀,早知道他們身份這麼貴重,我怎麼也該去割點肉——” 而不是眼看對方只是小孩子,又下著雨,就沒捨得掏錢去鎮上買肉! 小南瓜睜著烏溜溜的眼睛看著張司九,張司九熟練的將她拎起來,放進小木盆裡洗屁股。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