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章 碰頭 (第1/1頁)

加入書籤

結果沒想到,小松大吃一驚,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張司九微笑:“不帶我,我就告訴二嬸。” 小松眼睛瞪圓了:我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大姐! 可小松還是驚恐搖頭:“大姐,都是男娃,女娃兒不能去的。” 張司九挑眉:哦? 小柏小小聲:“他們都光屁股下河!” 張司九:…… 她斜睨小松:“先不說你,小松還這麼小,你讓他也下河?” 河邊長大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水。他們對水,少了敬畏。 正所謂,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小松連忙搖頭:“沒有!我不敢!他在岸上守衣裳!他敢下水我揍他!” 小柏捂住屁股,堅決道:“不下水!” 張司九看著兄弟兩:……小松你有沒有想過,你也不該下水? 她考慮一下,決定還是看著點兄弟兩,“以後別去玩水了。魚也摸不著,曬得黢黑,不如跟著我想辦法掙錢去。” 小松顯然知道家裡情況,登時來了興趣:“大姐你有法掙錢?” 小柏也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看張司九。 張司九看著雨幕,心裡還真有個主意:“下雨過後竹林裡有菌子,咱們等雨停了就去看看菌子發起來沒,等發起來,摘了去縣城裡賣。” 縣城裡可沒菌子。這種時令鮮貨,總會有人買的。 小松有點失望:“菌子啊?估計沒人買吧。家家都有呢。又不稀罕。” 張司九捏了捏他臉頰:“就算買一個銅錢也是錢啊。積少成多懂不懂?” 再不然,給自己家裡添一盤菜也行啊!蘑菇富含氨基酸,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比菜葉子那是強多了! 小柏最先被說服:“一個銅錢也是錢!” 除了蘑菇,還有木耳。 這邊幾乎家家戶戶養春蠶,雖然這個季節蠶已經都結繭收穫完畢,但桑樹作為養蠶伴生的存在,此時還鬱鬱蔥蔥呢。 張司九在田邊割草時候,看見桑樹上有幹掉的木耳。 木耳也是好東西,曬乾了可以一直存著冬天吃。也可以新鮮的焯水後炒著吃。 張司九目前就只能想到這兩樣。 現在知了也早就蛻殼完畢,蟬蛻也沒地方撿去。 就連蠶砂,家家戶戶現在都曬乾賣光了。 草藥就更不用說。但凡珍貴點,值錢點,早就被挖掉了。 走中藥這條路,就行不通。 那些穿越過來就能輕鬆發家致富的故事,果然只是故事而已。 事實上,原住民們為了養家餬口,任何能賺錢的地方都是沒有放過的。 不過,也許等和楊元鼎交換了情報,情況就會好很多。他那邊家境更好,估計能瞭解更多當代的資訊。 明天就是和楊元鼎碰頭的時間,也不知道那時候雨停沒有。 這雨最後足足下了一整天。 到後半夜才算是停了。 第二天早上張司九起來時,屋簷還在往下滴答水。 不過,空氣真的是清新無比。草木的味道也濃郁。深深吸一口氣,只感覺肺腑都清透起來。 天還有點陰,但已經有要放晴的架勢。 張司九背起揹簍,去出割草。 家裡存貨要沒了,再不出去割草,家裡的雞鴨和豬都沒吃的了。 不過還沒走到門口,招銀就已經在門外喊了:“九娘!九娘!你起來沒!割草去啦!” 張司九應一聲,然後開門出去。 小松小柏還貪睡呢,她也沒叫他們。 外頭路上因為下雨,變得有些泥濘,甚至還積了小水坑,張司九和招銀一路小心翼翼避開泥漿多的地方,往河邊走去。 河邊上的草又長高了不少。就是溼漉漉的,一摸一把水。 裝在揹簍裡,背在背上,衣裳都會被打溼。 招銀熟練的去掐了幾片芋頭葉,墊在揹簍貼著背的那邊和揹簍底下兜著水,這樣就能避免這個問題。 張司九在旁邊看著,油然而然生出敬佩:勞動人民的智慧,真的是很巧妙啊。 她誇獎招銀:“招銀你真聰明。” 招銀“嘿嘿”笑:“衣裳打溼了沒得換,就得想辦法。不過你記得,摘芋頭葉時候,只挑老的,嫩葉可別摘,不然要捱罵的。” 張司九點點頭。 割完了草,張司九就留意到河灘邊上很多被衝上來的東西。 有破爛的木頭,有跑得腫脹的雞鴨,甚至還有死魚。 張司九頓時來了精神:“招銀,一會兒咱們再出來一趟,去河邊撿點木頭吧。再看看有沒有螺什麼的。” 招銀看不上那點木頭:“這些燒不了多久的。至於螺螄,這邊不會很多,小河溝裡才多呢。不過也不能吃,沒必要撿。” “燒不了多久也能燒。”在惡劣的生存條件下,囤物資是必須的。張司九不嫌棄。 至於螺螄,張司九是打算餵雞和鴨。這樣才能讓它們多下蛋啊! 而且,最關鍵的是,她今天上午是要在河邊等人的。 這樣兩不耽誤,多好? 招銀猶豫下:“那我問問我娘。她一不定還讓我出門。”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