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6章 糾結 (第1/2頁)

加入書籤

到了劉太后入葬的日子。 這一日,張司九和楊元鼎也有幸跟著去了。 不過兩人只能跟在隊伍最末,表表心意罷了。 但這樣的事情,也夠讓人激動的。 說來也巧,不知是有心人故意安排的,還是真就是這個日子最合適,偏偏李宸妃也是這一日下葬。 原本也沒什麼。 湊一起就湊一起了唄。 可關鍵是,兩人的兒子就一個啊! 一個是把官家養大的,一個是給了官家血肉之軀,把他帶到這個世上的人。這……怎麼選? 怎麼選都好像是錯的。 但怎麼選,其實也都是對的。 這個難題,張司九和楊元鼎悄悄討論過,覺得這就是個二選一致命選擇題。 這種選擇題,誰選誰糾結死。 官家最後的決定,其實也怪出乎人意料的。 他決定先給劉太后扶靈,送劉太后入陵後,再去為生母李宸妃扶靈送葬。 從這一點看來,官家對劉太后的感情的確是無比深厚的。 而且,恐怕之前八王的造謠,也讓官家內心的歉疚多了許多。 這兩者加起來,官家有了這樣的決定,也不奇怪。 而更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官家甚至身著麻衣,親自拉棺扶靈,摔盆。 這個過程中,官家幾度痛哭,惹得群臣也是眼淚不斷。 直到劉太后棺槨入了永定陵,官家這才返回,去到李宸妃那邊,為李宸妃親自送葬。 這一天下來,官家除了累得不輕之外,也是真的眼睛哭成個桃子——這對一個成年人來說,還挺難得的。 由此可見,官家的確是個重感情,而且感情細膩柔軟的人。 張司九悄悄地杵了陳深嚴一下:“不準備個消腫的藥膏?” 陳深嚴壓低聲音:“已送去了。不用操心。” 張司九就真不操心了。 回家路上,張司九和楊元鼎感嘆:“能到這裡,咱們兩個也挺有福氣的。” 楊元鼎點點頭:“是挺有福氣的。就是子孫後代就沒什麼福氣了。” 張司九很淡定:“人這一輩子就不會真的一帆風順,總是要經歷點什麼。只要他們自己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咱們留下的錢財足夠多,好歹還是能保證吃飯和性命安全的。” 楊元鼎掰著手指頭算:“要不咱們就生一個吧。體驗一下當父母的感受就好了。生多了累。你看我娘就知道了。” 張司九想了想:“要不還是兩個吧。有個伴是真的,真有個事的時候,兩人還有個親近的人可以商量呢。” 楊元鼎再想了想:“其實,不然一個也不生也行。咱們可以去領養兩個孩子。這年頭,我害怕。” 他握了握張司九的手,忽然壓低聲音道:“如果將來,我走在你前面,你別害怕,也別傷心。不管是到了陰曹地府,還是又回去了現代,我都會等著你的。” 張司九盯著忽然煽情起來的楊元鼎,一時無言。 最後輕輕地敲了他的腦袋一下:“別瞎感慨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態。如果我先走了,你還年輕,還是找個後老伴,好好地過日子。我看著……雖然會吃醋,但也會開心。” 楊元鼎捂著腦袋坐直了,目光灼灼的:“你這樣說,是不是你也想過,我如果死得早,你就要再找一個?” 張司九:…… 她忍無可忍地又敲了楊元鼎一下:這腦瓜子裡,一天天想什麼呢? 不過,她也說了實話:“那沒有。我沒想過。但是現在想一想,如果真那樣的話,我也懶得找,我還是更喜歡當大夫去救人。救人這個事情,真的有癮的。” 她掐了掐楊元鼎好看的臉皮:“如果沒有你,我是不會結婚的。” 楊元鼎忍了忍,沒忍住,美滋滋地笑了:“這情話說得好,你再多說點!” 兩人說著話,外頭駕車的陳鬥忍不住酸倒了牙—— 第二日,官家下了命令,不許民間再議論任何劉太后生前的事情。 其實之所以有這個命令,也主要是因為最近這段時間,關於“劉太后奪子”的事情愈演愈烈,各種傳聞都有。 官家實在是不願劉太后再被議論和汙衊,因此才下了如此命令。 當然,這也就是表面上禁止了。 實際上呢,私底下該議論的還是議論。 至於張司九這裡的疑難雜症號,在張司九的強烈建議下,官家分給了太醫署十個,這裡只留了十個,仍然以劉太后的名義來免除診金,以及醫藥費補助。 這樣一來,張司九好歹能喘口氣了。 再加上一些民間大夫慕名而來應聘,第一醫院也辦得更加風生水起。 轉眼就到了年底。 進了臘月,不僅要準備過年,也要準備張司九出嫁的事情了。 上一次本來都開始準備了,結果忽然劉太后病重,只能推遲延後,這一次開始準備前,楊氏特地在家裡給先祖們準備了瓜果供奉,三柱清香,鄭重地請求祖先保佑,讓這次的事情順順利利的,別再出岔子。 徐氏也跟著神神叨叨唸叨了半天。 唯有張司九一臉淡定:這種事情,怕是求祖先沒有用吧。該來的風暴,總是會來的。 結果張司九就捱了徐氏一巴掌,並且被呵斥:“過來,磕頭上香!” 張司九捂著腦袋,老老實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