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91章 真情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但是這種事情,到了這個時候,官家卻未必能想的明白。 所以,官家心中十分愧疚。 雖然他並不是劉太后親生,但卻從小被劉太后撫養長大,和親生的孩子也並無區別。 劉太后雖然垂簾聽政這麼多年,也曾因為權利與官家起過矛盾,但…… 這並不影響官家到了這個時候,只想得起來曾經的母子情深。 更何況,劉太后並未曾為了權利迫害過官家。這一點,便足以讓官家永遠都記得這一份母子情。 張司九想了想,這樣說了句:“人這一輩子,就好比是燈油。油就是那麼多,有的人燒得快,有的人燒得慢。” “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誰也阻攔不了。”張司九笑笑,輕聲嘆息:“人不會因為吵一次兩次架就生病。太后的心境很好,所以,只是油盡燈枯罷了。” 不關乎任何原因,就是到了該告別的時候了。 官家久久沒有言語,最後卻紅了眼眶:“太后還是為國事操心太多。” 張司九沒接這句話,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她能夠評論的事情。 反正,看著官家沒有別的要問的,張司九就提出了告辭的話,並且還提醒官家記得保重自身。 張司九回去的時候,迎頭遇到了郭皇后。 郭皇后深深地看了張司九一眼,露出個笑容來,就是那笑容一看吧,就不是什麼高高興興的笑。 張司九:???我貌似也沒有得罪過這位皇后娘娘? 但是郭皇后什麼也沒有說,慢悠悠走了。 張司九轉頭就悄悄問了劉太后身邊的宮女:“春姐,我得罪皇后娘娘了嗎?” 春姐服侍劉太后多年,是老宮女了,她也是很有才能的人,而且立志不嫁人。 張司九覺得,她能混到今天,除了工作能力的確牛逼,最主要的是,沒被結婚生子耽誤混工齡。 工齡到了,把其他人都熬出宮了,自己自然就升上去了。 春姐雖然有能力,但性格卻很好。聽見張司九這麼問,她就悄悄地提醒了兩個字:“吃醋。” 張司九琢磨了一回,明白了:這是覺得官家單獨跟自己說話,肯定說的不是什麼純潔健康的話? 她覺得有點冤枉:“我都訂婚了。” 春姐笑了:“又不是不能退。” 這一句話,直接就讓張司九毛骨悚然了:別吧,自己還是隻想和楊三一起試試,婚姻到底是圍城還是墳墓的! 至於別的,春姐沒有再多說,張司九也沒有再多問。 再說多了,就會被人抓小辮子了。 只不過,張司九萬萬沒想到,劉太后都到了這個地步了,竟然還這麼耳聰目明。 當天發生的事情,劉太后都沒用晚上,傍晚就聊起了這個事情。 劉太后嘆了一口氣:“皇后性情有些執拗。有時候,哀家都覺得頭疼。” 張司九有點驚恐地看著劉太后:跟我說這個幹什麼? 劉太后看著張司九這個表情,也笑了,顯然覺得十分可樂:“你怕什麼?聽幾句閒話,有什麼好怕的?” 張司九嘆了一口氣,“就怕聽多了,容易短命。太后娘娘,我學醫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成就呢。” 兩句話就把劉太后逗得笑個不停。 張司九有些無奈了:我真的是很認真說得這個事情。 劉太后笑夠了,這才重新開口:“官家當初,其實也是聽了哀家的話,這才選了郭皇后。” 張司九面上恭恭敬敬聽著,心裡頭的腹誹那是一個字也不敢洩露。 但她總覺得,劉太后其實是有些失望的? 對誰失望?對郭皇后,還是對官家? “哀家覺得,或許當初還是做錯了。”劉太后嘆了一口氣:“一輩子那麼長啊。” 兩人這樣,如何能相守一生? 張司九更不敢說話了:做錯了也不能離婚吧? 劉太后看住了張司九:“你與楊三郎是幼年相識?就因為這個,所以要成婚?” 張司九信誓旦旦:“當然不是,我們是互相愛慕,情比金堅!” 饒是劉太后這一生都精彩跌宕,此時此刻,也被張司九的直白和熱烈給噎住了。 她看著張司九,良久才找回了聲音:“看得出來。” 張司九笑盈盈:“反正這輩子,我們總是要在一起的。如果不是他,我寧可不嫁人。” 劉太后更沒了脾氣。 良久,她笑起來:“你這孩子,倒是真聰慧。” 張司九嘿嘿傻笑。 劉太后只說自己累了,剩下的話,她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張司九更不可能問。 但張司九說的非楊元鼎不嫁這話,卻如同風一樣傳遍了後宮整個角落。 不僅宮女太監們每一個人都知道,就是後宮女眷們,也都知道了。 尤其是郭皇后。 反正再見面的時候,郭皇后對張司九雖然也還是笑,笑得也不那麼真心,可至少不滲人了。 不僅如此,郭皇后是找到了張司九,很直白的問了句:“可有助孕的方子?” 這麼一句話,差點把張司九的一口老血噴出來:這個時候,問這個,不好吧?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張司九忽然就明白了為什麼官家不待見郭皇后的原因了。 沒別的,實在是……太我行我素,不考慮別的了。 這事兒讓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