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3章 天羅地網飛狐嶺 (第1/1頁)

加入書籤

鑰匙開啟魯班鎖,煦江走進通向繡樓廊道, 他望著隔開外面與繡樓間水榭,心緒飛到水榭下,池塘裡會不會也藏有一些秘密? 粗魯推開繡樓,裡面牆壁上,乾涸血跡到處都是,有些明顯辨認出是,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印。 連玫瑰椅與旁邊圓桌上,都被血跡染的變了顏色。 煦江繞過玫瑰椅,回頭瞥一眼整個人一樓, 牆上、地上、圓桌上,玫瑰椅上血跡共同組成一個符號,這個符號更像是一個活字。 細看,反像條彎曲河流。 他仔細想想,印象中不記得有過這樣的河流。 ’樓上可能會有更明確暗示吧!?’ 他轉身上樓,繡樓上粉紅帷幔向他裹來,把他全身裹進去。 在掙扎中,煦江失手不知把什麼碰倒,物體稀里嘩啦全落在在地上 煦江心中越發驚懼,雙手奮力掙扎,卻把粉紅色帷幄撕開道口子! 高聳瓷枕顯得與同樣粉紅色床榻明顯的不襯, 他雙手從帷幄中撕開口子裡,把擱在床榻上高聳瓷枕拿到手裡。 把瓷枕翻轉過來,瓷枕六個面中,竟有一個面是空的? 煦江把手伸進去,從裡面摸出一個木盒。 開啟木盒後,木盒中尖端沾染血跡匕首,出現在他眼中, 他把匕首拿在手中,掉過來翻過去,沒有見任何字跡。 ’這把沒有任何字跡匕首,為何藏的如此深,就算祖輩搬到金陵去,也要把繡樓鑰匙帶上,難道只為把尖刀沾血匕首?!’ 煦江把匕首擱到一旁,眼睛向木盒深處窺視,木盒中除這把匕首,再也沒有任何東西! 他瞥見匕首尖端,所沾有血跡,都過去不知多少年,竟然也不幹涸! 左手食指小心,把匕首尖上血跡向下滑,匕首尖上立即出現一部分畫面, 在懸崖茂密樹叢旁。 煦江拖著血跡,繼續向下滑,可惜血跡所經過地方,畫面模糊起來! 煦江伸出左手食指,對準匕首白刃割破手指, 流出血使畫面異常清晰,下面有一個深潭,倒映著上面繁茂樹叢。 水流從岩石縫隙間流出,河流兩邊是望不到邊際懸崖, 水緩慢流到下游,畫出一個明顯活字,餘下再無線索。 煦江抓緊一切機會,在匕首上畫消失前,把畫繪製到縐絲長衫上。 把匕首藏在內揣裡,掃眼繡樓,確定沒有什麼遺漏後,把瓷枕放到床榻上時, 瓷枕朝上這一面上出現一幅瓷枕畫,旁邊小字飛狐嶺六絕。 煦江最後掃眼繡樓,注意到繡樓上有付鴛鴦戲水圖掛倒了! 走過去,想把這副畫正過來,雙手摸到後,才知道這不是一幅畫, 這是一副瓷板畫。 他費力把瓷板畫扳過來,牆體裡喀喇喇一陣響動, 從牆體裡推出一尊曹太尉銅像,銅像4指平伸,勾住聖旨卷軸! 煦江探出頭來,瞥見聖旨上寫著,今日敕封張家為摸金校尉,王家為發丘天官,監督摸金校尉。 煦江腦中驚雷一陣緊似一陣,一陣更比一陣響亮, “王家既然為發丘天官,那為什麼……”煦江把發丘印拿出來,“為何發丘印會在我手上!” 目光再次望向銅像手持聖旨,無意中瞥見,銅像右手腋窩處,夾著一卷厚厚帛書。 煦江把帛書取下,雙手徐徐把帛書展開,藉助外面天光,視線掃在帛書上, “張家把畢生所學,用來幫曹太尉發丘充軍餉,蔚縣王家只不過會幾手絕學,就想讓張家拱手交出發丘印……” 後面一大段都在解釋發丘印為何在張家手裡…… 煦江最後掃一眼瓷枕上飛狐嶺,眉宇間彷彿抉擇著什麼,隨後毅然向門外走去。 2日後,他來到飛狐嶺北口,瞅著不遠處頑石上寫著北口兩個大字,不遠處閃動著幾位身著黑色緊身衣陌生人。 煦江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難道這一切竟是個圈套!?’ 煦江抬頭,望著不遠處飛狐嶺,飛狐嶺主脈倒是符合藏風聚氣。 且飛狐嶺正處在太行龍脈,燕山龍脈,及玄武山龍頭尖,到真是難得一見聚寶盆風水! 王振把祖先墓地建在這裡,也是合情合理。 況且這裡也算蔚縣境內,並不算離開王振老家。 煦江在附近找個地窩,一直趴到天黑也不見這幾個人散去, 反而從飛狐徑那邊來一堆人,玄武山方向也有人到這裡來。 這些人聚在一起,大聲說著什麼,偶然有片語飄到煦江耳中,“又過一天…他不敢來…司禮交代…儘量做到!扯…身上長出草來了!” 這些人聚在一起,經過他躲藏這座小山面前,互相推搡著,開著玩笑遠去! 煦江從藏身處出來,繞過刻著北口這塊界石,走上一條鳥獸常走小徑。 正當他向山頂靠攏時,無意瞥見山頂上站著一人,正在四處張望, 煦江就地躲在一塊頑石後面,奈何這個人很長時間,都站在山頂上四處張望!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