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8章 青石峽谷中不詳氣氛 (第1/1頁)

加入書籤

煦江站在秦嶺山巔,環伺四周,四周山巒起伏,處處層林盡染, 煦江指著四周景緻,“這或許是青石崖名字來源。” 搬山道人大笑,“不、不是天官所想到那樣!” 搬山道人指著峽谷中,“此處本名青石峽,元天曆元年,此地出現駭人聽聞災害, 二月正逢播種季節出現熱風,熱風所過處,河流斷流,泉眼乾枯, 寶雞縣千眼泉水乾涸七、八層,人畜飲水困難前所未有! 到夏季,出現乾旱,農田大面積乾涸,圍繞秦嶺河流,十有九幹! 大量難民向西安府逃生,此時路邊已出現餓死農戶。 到十月,偏又降下手掌大小冰雹,石榴樹及柿樹盡數摧折,百年柿樹亦未能倖免! 來年天降大疫,十戶九空。 當時有民諺,李四早上埋張三,中午李四生了天,劉二王五去送葬,月落雙赴鬼門關。” “這些渴死、餓死、得疫病逝世人都丟進下面山谷中! 煦江俯身望去,搬山道人口中此事早躍百年,但山下仍依稀可見累累白骨, 煦江只覺得後腦勺與脖頸有冷風吹過,摸一把才知早已溼透。 搬山道人正說到興頭上,“之後幾年本來風調雨順寶地,更是四時不順! 春季降霜,夏天降雪,秋天大旱,冬季乾打雷,也不知是誰惹惱老天! 現在這地方山民,都是奉旨從各處趕來。 說來也怪,自打洪武紀年始到如今,不覺間恢復風調雨順,人人都說洪武是無量天尊降世! 愚想連續多年四時不正,也合該有位救世主降世啦!再不降世,這地面上人都該死絕啦!” 煦江站在秦嶺之巔,向四周瞭望,心裡一凜, “劉伯溫修連山大陣入口,不會設在青石峽,下面這條溝裡吧!” 搬山道人手指朝下,“正是!” 白開心跑上來,“煦江,有沒有劉伯溫留下連山大陣訊息!” 煦江手指頑石環抱峽谷中,“劉伯溫佈置連山大陣,在下面峽谷中!” 白開心向下俯視,見下面溝壑縱橫,頑石環抱,白骨藏於一人多高荒草中! 白開心怵頭,“下面白骨是哪裡來,修建連山大陣死去民夫嗎?” 煦江把搬山道人話複述一遍,“在大元天曆年間,在這裡居住百姓差不多死光! 現在山民都是洪武年間奉旨從各地遷來移民後代。” 白開心大白天竟打起擺子,“這麼說,劉伯溫把連山大陣入口,置於萬人冢後面!?” 煦江咬咬嘴唇,“是這麼回事!” 旋即,白開心釋懷,“臥龍山底下,不是也有萬人冢。 既然我們闖過臥龍山底下萬人冢,那麼這個萬人冢也不成問題!” 說到最後白開心見煦江臉上沒一點血色,心裡也開始沒底,雙眼緊盯著深谷中頑石。 “煦江,有事說出來,大家一起扛。 峽谷下面萬人冢,與埋在臥龍山下萬人冢有何區別!?” 煦江想想,“臥龍山好歹算是風水吉壤,只因梁武帝及手下將士,殺伐氣太重一時無法化解。 青石峽谷下面,乃是一塊天然陰勝聚煞寶地。 下面雖然只是些死去災民,但上天不收地府不管,這股怨氣聚在這裡,恐怕已經化煞!” 白開心心裡如無底水桶, “劉伯溫怎麼會選擇一處,陰形化煞山谷作為連山大陣入口!?” “他難道不怕冤魂化煞?!” 煦江越想越覺得劉伯溫,其人風水造詣深不可測。 “劉伯溫乃500年不遇奇才,做事不依常理考量!我們也不能用常理,衡量劉伯溫佈置在這裡想法。” 煦江雙眼打量著,青石峽兩面入口,“靠近觀音山那邊險要一些,靠近另一面似乎好走一些。” 搬山道人想到在,地形造詣上能更勝天官一籌, “哈哈哈哈,青石峽另外一面入口開在秦嶺。 沿途山勢險峻、陡峭,需連走3天,到秦嶺位於鳳縣開口處進入, 再行走3、5日才能到達連山大陣入口處!” “不信回去時,走走看便知。” 一行人順著搬山道人,沿途鋪就臺階下到觀音山,從觀音山走下,到青石峽入口。 搬山道人望著青石峽, “我們今天先在這裡休息一夜,明早趕路,爭取傍晚前趕到青石峽中段!” 煦江正準備舉手同意,不料白開心如同發情公雞,扯著嗓子, “與其這樣,還不如趁天色未晚,在峽谷裡能多走一點算一點! 這樣才有希望,在明天太陽下山前,找到劉伯溫佈置連山大陣入口!” 搬山道人不屑笑笑,“真做如此打算……” 搬山道人舉動,徹底把白開心激怒,白開心不管不顧,攙扶郡主手向青石峽裡走去。 缷嶺力士、雲梯匠人也跟在後面進去,搬山道人忿忿, “發丘天官替我做個明證,今晚在青石峽裡,出了事不賴我!” 煦江拍拍搬山道人肩膀,“我知道,不怕,萬事有我!”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