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060章 李儒之死 (第1/2頁)

加入書籤

李儒憑藉自己的謀略,贏得了軍中將士的尊敬。

房間內的喊聲,讓帳外的將領心中一凜,他們急忙走進房內,卻是看到了躺在床榻上的李儒,此時的李儒,面色慘白,已然沒有了最初來到西域戰場上的神色。

“呂尚書乃是為國盡忠也,臨行之際猶自在操心西域諸國的戰事。”張遼道。

軍中將領聞言,更是肅然起敬。

李儒的位置之高,絕對是軍中將領無法企及的,縱然是張遼見到李儒的時候,表現的也是極為客氣的,為何李儒能夠有著這般高的地位,皆是因為李儒在軍中表現出來的實力。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想要在軍中有著更大的作為,得到軍中將士的尊敬,就要表現出相應的能力來,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而李儒就是在軍中將士中間有著不低威望的文人,這般的地位,乃是李儒透過自身的努力得到的,一次次戰爭之中的謀劃,讓李儒逐漸奠定了在軍中的位置。

不然軍中將領這般的桀驁,為何見到李儒之後表現的這般的恭敬,並非是說李儒在朝中有著重要的官職在身,而是李儒表現出來的能力讓他們折服。

同樣的事情,到了不同的人手中,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戰爭更是如此,軍中的主帥,能夠直接影響到交戰的勝負以及軍中將士在得到勝利之後的折損。

謀士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他們的存在能夠儘可能的讓大軍避免出現更多的折損,有效的計謀,更是能夠讓大軍以微弱的代價得到勝利。

當前晉國的穩定,與軍中將士和謀士的努力是有著莫大的關係的,僅僅是依靠君主自己的話,想要有著這般的成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儒之死,對於軍中將領而言是不小的觸動,李儒可以說是做到了盡職盡責。

張遼當即命令城內之人趕製白綾,李儒乃是晉國重要官員,更是征戰西域諸國的功臣,軍中將士批戴白綾,為他們的尚書送行,也是應該的事情。

而送李儒前往涼州的隊伍,張遼也命人準備好了,此時的天氣漸漸的炎熱,等運李儒回到郃陽之後,肯定會出現諸多的問題,所幸的是當地有一種土方法,能夠保證人死之後,軀體短時間內不會出現腐爛。

這樣的方法,正是李儒之前打探到的,可見李儒對於可能死在西域諸國已經有了預感。

以帶病之身征戰西域諸國,輔助下大軍得到了一次次的勝利,李儒的離去,更是晉軍的損失。

三日之後,軍中將士為他們的尚書送行,運送李儒回到郃陽的隊伍,亦是有著五百之眾。

這些士卒更多是李儒的衛士,他們可以說是跟隨在李儒的身邊多年,保護著李儒的安全。

目送車隊漸漸遠去之後,張遼的心中仍舊有些悲傷,這樣一名謀略過人的謀士就這般遠去了。

正如李儒所言,晉軍在龜茲得到了巨大的勝利之後,對於西域諸國的形勢是有著莫大的影響的,帶來最為明顯的變化便是一些國家的爭相投靠,他們在這種時候已經看不到對抗晉軍之後能夠得到勝利的希望,投靠晉軍之後,才能得到更多的穩定,有著這樣認知的國家是不在少數的。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只要選擇投靠晉國,就不會有晉軍兵臨城下的危險,而晉軍攻破的城池,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從此消失了,從這件事情上就能夠看出,在對待西域諸國的時候,晉國與之前的大漢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的。

以往漢人的官員會盡力的幫助這些國家恢復,但是到了晉軍的手中則是接管城池,從此晉軍成為了城池的主人,這些國家的君主自然是不希望這種事情的發生,他們不想就這般丟失手中的權勢。

手中沒有兵力對於這些君主來說就是巨大的折磨。

投靠晉軍之後,暫時不會受到為難,但是這些國家肯定是需要有所表示的,晉國的都城乃是在長安,各國紛紛派遣使者前往長安。

最為興奮的莫過於晉國的商人了,晉軍在西域諸國的大手筆,換來的是晉國商人在西域諸國地位上的提升,以往商人前往經商的時候,是需要更加的謹慎的,因為一些國家對於商人是有著諸多的為難的,若是表現的令這些國家的君主不滿意的話,甚至會有著性命上的危險。

昔日裡龜茲便是如此,現如今掌控西域諸國的乃是晉軍,而他們是晉國的商人,在西域諸國經商的時候,肯定會有著更多的便利,最起碼不用擔心性命上的安危,而他們經商的過程中不需要更多的賦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