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870章:撤退命令 (第1/3頁)

加入書籤

尋常時候,軍中將士訓練,一個個展現出來的鬥志是極為高昂的,好像見到敵軍之後,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衝鋒上前,將敵軍生死活剝了一般,但是等到真正的戰爭來臨之後,能夠在交鋒中做到悍不畏死的將士,才是真正的精銳。

康居王不斷的下達命令,聽到來自戰場上的一個個訊息之後,康居王的心情是極為沉重的。

短短時間內,康居大軍在撤退的過程中,就經受了不小的傷亡,按照這般的趨勢進行下去的話,將會有更多的將士折損疆場之上。

這樣的折損,對於康居方面來說是極為殘酷的,好不容易透過一番努力,有了康居如今的成就,康居王自然不希望以往的努力就此消失。

晉軍將士驍勇善戰,能夠在戰場中給康居大軍帶來摧殘,這也是康居大軍失敗的主要原因,若不是因為晉軍的話,就不會有康居大軍目前的情況了。

戰爭,正在向著康居王最不想看到的一面發展著,晉軍的戰鬥力彪悍,在這樣的交戰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以晉軍將士的驍勇善戰,只需要晉軍將領下達向康居大軍衝鋒的命令,就會讓康居大軍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在進攻和追擊康居大軍的過程中,晉軍展現出來的手段是令人震撼的,尤其是追擊過程中的晉軍,顯得很有條理,仿若這樣的追擊,仍舊會讓晉軍將士的安全受到威脅一樣。

晉軍如此謹慎的性格,會讓他們在戰爭取得勝利之後,不至於說出現更多的折損,還有什麼比之這樣的情況要更加重要的嗎。

康居王只能儘可能的讓軍中將士從戰場上撤離,只有如此,才是最為穩妥的,大軍的實力需要得到保障。

康居王能夠預料到,在這次的戰爭結束之後,匈奴和康居之間的戰事,不會就此停止下來,而晉軍的行動已經很好的說明了,到了關鍵的時刻,晉軍會站在匈奴大軍的一側,在進攻康居的時候,也會如此的。

晉軍的強盛戰鬥力,對於康居的形勢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越來越多的康居將士接到命令之後,向著中軍靠攏而來。

此時康居將領之中,最為辛苦的莫過於大將努倫了。

康居大軍想要在抵擋匈奴騎兵的過程中,緩緩的撤退,其中的難度之大,是能夠想象的,匈奴騎兵之前在康居軍隊手中吃了不小的虧,現如今正是追擊康居大軍的最好時機。

左賢王率領匈奴騎兵,在戰場上對康居大軍展開了最為兇猛的追擊,大有在這樣的進攻下,一舉將康居大軍徹底擊潰的架勢。

奔騰而來的騎兵,讓原本就有些慌亂的康居將士,顯得更加的混亂了。

左賢王見到這般的情景之後,大喜不已,他需要的就是讓康居的軍隊在這樣的交鋒中喪失最為基本的鬥志,讓他們在看到匈奴騎兵到來的時候,只能不斷的後退,甚至不敢做出違逆的舉動來,這樣的話,才更加有助於匈奴大軍從戰爭中獲取更多的好處。

擊敗康居大軍之後,剩下的事情就會更加的簡單,失去了精銳隊伍的康居王,能夠在康居境內有著多少的作為呢,當他們面對晉軍和匈奴大軍的聯合進攻之後,會出現何等的情景。

“撤退!”當看到努倫回到中軍附近之後,康居王毫不猶豫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而努倫很幸運的得到了率領軍中將士掩護大軍撤退的任務,在這樣的時候,掩護大軍撤退,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是能夠預料到的。

但是面對康居王的命令,努倫無從反駁,作為康居的大將,在關鍵的時刻,就要挺身而出,形勢對於康居已經是這般的緊迫了,如果康居王不能順利的帶領大軍從戰場上撤離的話,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是能夠想象到的。

努倫何嘗不想直接率領軍中將士從戰場上離去,只是他不能這樣做,如果這般做的話,就會將康居王陷入危險的境地,甚至會讓康居王在這場交戰中喪命。

戰爭的兇險,是毋庸置疑的,想要從這樣的戰爭中撤退,對於康居的將士來說更是極為不容易的,然而康居的將士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的離開。

軍中將士的混亂,努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任由形勢這般發展下去的話,對於康居的將士來說意味著什麼,努倫是很清楚的。

這場交戰,對於康居的大軍來說是極為殘忍的,因為這場交戰之後,他們將會成為失敗者。

失敗之人,在戰場上沒有更多的主動權,甚至想要讓國家的穩定得到保證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匈奴騎兵在左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