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856章:呼嘯而來的晉軍騎兵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面對晉軍的時候,就如同砧板上的魚肉,對抗晉軍之後,會有著什麼樣的下場,這些國家的君主都是極為清楚的。

所以說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這些國家的君主是不會做出背叛晉軍的事情的。

背叛,會讓這些國家遭受新的災難,而這樣的災難,非是各國的君主想要看到的。

晉軍的戰鬥力之強悍,可不是一般的軍隊能夠對抗的,就算是他們的手中有著兵力的情況下,能夠在對戰晉軍的時候得到勝利嗎,當初晉軍佔據西域諸國,可是以橫掃之姿態,晉軍的無敵姿態,可是讓西域諸國震撼不已。

這等事情放到誰的身上,都是難以想象的,晉軍能夠以如此的速度擊敗西域諸國,並且逐步的掌控了西域諸國,讓西域諸國的君主遭受了滅頂之災。

如今西域諸國之中,更多國家的君主已經到了長安,非是他們嚮往長安的繁榮,而是晉軍在掌控了城內的形勢之後,是不會讓這些國家的君主繼續待在境內的,這些君主的存在,本身就會對晉國的統治產生巨大的威脅。

儘早讓這樣的威脅被剷除,對於國家的穩定,就會有著更多的幫助,這也是肯定的事情。

至於說這些國家的君主不想前往長安,想要繼續待在國中,也要看晉國的皇帝會不會答應了。

就算是西域諸國的兵馬逐步的進入赤谷城,涼州的兵馬,將會向西域諸國調動,到時候西域諸國的兵馬,仍舊沒有改變。

這也是呂布之前就已經謀劃好的事情,佔據更多的領土,有著足夠數量計程車卒,是有著很大的必要的,若是連士卒的數量都得不到保證的話,就算是大軍攻佔更多的地方之後,如何去守護呢。

晉國的軍隊講究的佔據,可不是暫時的,不會說如同匈奴和康居那般,進入敵軍的治下之後,開始瘋狂的劫掠,晉軍需要的是佔據之後的穩定,讓敵軍治下的子民,生活在晉國官員治下的時候,會安分下來。

軍中將士乃是強力鎮守,最為關鍵的其實還是晉國派遣而來的官員,這些官員在治理地方的時候,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讓敵軍治下的子民,沒有更多的反抗和違背。

這樣的情況,才是呂布想要的,佔據敵軍的治地之後,如何能夠將敵軍的治地儘快的穩定下來,絕對是技術活兒,如果做不好的話,而己方帶來的將會是更大的損失。

如同匈奴佔據烏孫的領地之後,為何經常會發生叛亂,甚至有烏孫部落來到晉軍治下,就是因為匈奴人在這方面缺少足夠的經驗,面對烏孫人的時候,不能遏制心中的憤怒,不能做到公平,這就難免會讓烏孫部落背叛。

按照匈奴人的治理方式的話,想要讓佔據的烏孫領土得到更多的發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會逐漸的沒落下去。

這便是在治理地方的時候,沒有明確的規劃所要承受的風險。

晉國的官員在治理異族領地的時候,有著豐富的經驗,這樣的經驗,在很大程度上不會引起敵軍治下子民的反感,長此以往的話,這些治地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晉軍的實力強悍,官員在治理地方的時候有著很好的方法,其實這樣的晉軍才是最為可怕的,當晉軍佔據一座城池之後,能夠讓這座城池得到穩定的發展,還有什麼比之這更加重要的嗎。

不管是什麼地方的子民,在經歷了諸多的戰爭之後,想要得到的就是穩定的生活,君主能夠給予他們這方面的條件,就能夠得到當地子民的認同,晉軍的治理方式正是如此。

烏孫境內的穩定發展就是很好的說明,或許在外人看來,晉軍佔據烏孫和大宛之後,對於烏孫和大宛的子民就是一種剝削,但是在大宛和烏孫之人看來,情況並不是這樣,他們想要得到的生活,晉軍會給予他們,並且在晉軍的保護下,不會有著性命上的危險,還有什麼比之這要更加重要的嗎。

聽完斥候傳來的情況之後,呂布道:“康居與匈奴之間的戰事,迫在眉睫,我軍將士也不能有所鬆懈,在距離兩軍交戰之處大約五里的地方,有著一處高地,便於我軍觀察雙方交戰的情況,騎兵就停留在這裡吧。”

地形圖上,高地顯得很是明顯,而且透過地形圖能夠準確的看出,這一片高地,能夠容納更多的騎兵,這也是晉軍地形圖的厲害之處,準確的顯示地形上的詳細資訊,這就避免出現更多的問題。

而在兩軍交戰的時候,佔據著地形上的優勢的話,會有著更多的好處,能夠讓軍中將士衝鋒的時候,有著更多的便利,給予敵軍造成更大程度上的傷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