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149章 烏孫使者的震驚 (第1/2頁)

加入書籤

晉軍來到西域諸國之後,給烏孫之人一種緊迫感,若是晉軍攻打烏孫的話,肯定會給烏孫造成更多的麻煩,想要避免戰爭,就要有著足夠的實力,讓晉軍不敢進犯烏孫。

再說只要烏孫能夠攻佔大宛之後,烏孫的實力就能得到更大的提升,大宛可是有著不少的城池的,到時候烏孫的實力就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升,這對於烏孫以後的發展是有著莫大的幫助的。

相大祿相信,而今晉國需要是和平,西域諸國平定的時間不久,很難說服晉軍發起攻打大宛的事情,但是此事乃是烏孫王最為上心的事情,相大祿自然是要用盡全力來拉攏晉國的。

至於說最終晉國會不會在對戰烏孫的時候發兵,就不是相大祿能夠左右的了。

征戰與否,同樣是要看征戰之後能不能帶來相應的好處,如果僅僅是發兵進攻大宛,而沒有具體的好處的話,這樣的事情放到任何人的身上,恐怕都不會樂意的,晉國的君主也是如此,有著足夠的利益作為驅使,何愁晉國不會在這場交戰中站在烏孫的一側。

晉軍的實力強悍,烏孫的實力同樣強悍,兩者聯合之後,大宛想要在兩方的進攻下保全下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當初大宛在對戰烏孫的時候尚且勉強,更何況有著晉軍的幫助。

而晉軍之中能夠攻破城池的利器,也是烏孫之人最為熱衷的,按照烏孫王臨行前的話語,就算是晉國不同意在征戰大宛的時候發兵,儘可能的讓晉軍能夠支援攻城利器。

有著能夠攻破城池的利器之後,僅僅是憑藉烏孫的大軍的力量,就足以做到橫掃大宛了,以往之所以烏孫大軍在對戰大宛的時候,不能得到更大的成就,與大宛的城池是有著莫大的關係的。

晉軍掌控的攻城利器,令烏孫王眼熱,若是烏孫有這種利器的話,恐怕早就已經平定了大宛,那還會有大宛現在的局面,不管大宛在這場交戰中,會有著什麼樣的努力,只要烏孫聯合晉國成功之後,就是大宛的末日到了。

之前雙方之間的聯合,乃是互不進犯,烏孫承受敵軍進攻的時候,晉軍當派遣大軍援助,並不是說晉軍一定要派遣,更不用說這種關乎重大的征戰事情了,不用說,晉國的君主會更加的慎重。

相大祿之所以對晉國心存敬畏,乃是因為晉軍強悍的實力,當初他可是作為烏孫的使者前來長安,在城外的晉軍之中見識到了晉國的精銳之士,僅僅是相大祿一人見過沒有太大的用處,他將訊息帶回之後,有多少人會信任呢,畢竟晉國在西域諸國只有著萬餘兵力,不足以影響到烏孫。

就算是相大祿說的天花亂墜,沒有見到之後,烏孫之人也不會輕易的相信的,在烏孫人看來,他們才是實力最為強大之人。

相大祿回到烏孫之後的言論,亦是讓不少官員對相大祿心生不滿,尤其是軍中的將領,他們為烏孫征戰多年,為烏孫實力上的提升,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今他們的相大祿竟然提及晉國是何等的強盛,這種事情放到任何將領的身上都不會好受的。

若非是相大祿在烏孫有著很高的地位,這些將領肯定會上門質問的。

而今相大祿再次作為使者前來長安,隨行的軍中將領也是有的,相大祿就是為了讓烏孫的將領看看,晉軍的實力究竟如何。

尋常的時候相大祿負責的乃是內政,對於行軍打仗的事情不擅長,讓軍中將領來到晉國感受一番,若是他們還覺得晉國的大軍不過如此的話,相大祿是不會有過多的言語的。

這也是烏孫軍中的將領第一次來到晉國,經過西域諸國的時候,尚且沒有什麼感覺,畢竟與烏孫相比較,西域諸國的情況也是差不多的,但是進入涼州,進入三輔之地後,明顯的感覺到了不同的氣息,晉國城池的繁華,展現在了烏孫將領的面前,不少人甚至在暗中思量著,若是烏孫的大軍能夠前來的話,攻破這些城池之後,將會得到多少的好處。

大宛在烏孫人的眼中是富有的,但是大宛與晉國比較起來,卻是差勁了太多。

長安城,更是令烏孫的將領震驚不已,這般城池,就算是烏孫大軍前來的話,能夠有著多大的作用呢,僅僅是憑藉烏孫進攻城池的方式,能夠攻破長安嗎。

寬闊的護城河,雄壯的城池,讓人望而生畏,就算是烏孫的將領,在這種時候也難以產生其他的念頭,面對這般城池,他們沒有了充足的信心。

不過這也僅僅是能夠說明晉國的都城堅固、城池繁華罷了,不能代表著晉軍就會有著強盛的戰鬥力。

將相大祿一行人接入長安內城安置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