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110章 有什麼好處 (第1/2頁)

加入書籤

劉曄道:“於將軍,為何要如此,丞相待你不薄,對你可是有知遇之恩啊。”

即便是到了這種地步,劉曄仍舊沒有輕易的放棄,軍中的主將在關鍵的時刻投靠敵軍,這對於一支軍隊而言是巨大的打擊,若是能夠將於禁勸說好的話,才是解決問題最為重要的手段。

于禁長嘆道:“丞相對本將軍有知遇之恩,但是本將軍在戰場上率領大軍拼死阻擋晉國大軍追擊丞相,甚至陷入到了晉國大軍的包圍之中,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吧。”

軍中將領聞言,能夠想象到當時戰爭的場面。

聽從於禁勸說的將領,他們對於禁的命令自然是聽從的,既然于禁做出這樣的選擇,肯定是有著道理的,之前于禁找軍中的將領談話,其實目的之所在就是為了試探軍中的將領,如果軍中的將領願意支援晉國的話,話語中間肯定會流露出不同的意思來。

若是論及手段的話,軍中的將領與于禁相比較肯定是有著不小的差距,他們豈會明白于禁話語間的試探究竟是什麼意思。

而於禁在軍中的行動並沒有引起其他將領的懷疑,甚至連劉曄都沒有太多的察覺。

于禁的行動是突然的,並且于禁成功的將軍中的重要將領以及城內的重要官員聚集在了軍中,若是這些人不聽從命令的話,劉曄不會懷疑于禁會下殺手。

對於禁的性格,劉曄是有著一定的瞭解,一旦于禁決定的事情不會輕易的做出更改。

“劉先生在徐州軍中,對本將軍有著諸多的幫助,若是劉先生肯投靠晉國的話,憑藉先生的才能肯定能夠得到重用的,而今天下的形勢,難道先生還看不明白嗎?”于禁道:“即便是先生對於大漢的軍隊有著諸多的信心,但是大漢的軍隊已經在這場交戰中失敗了,失敗之後就意味著大漢的軍隊難以保全他們身後的城池。”

劉曄聞言沉默了,他何嘗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他不願意輕易得承認失敗,畢竟在曹操的麾下,他付出了諸多的努力,而且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但是劉曄不得不承認的是于禁的話很有道理,不能在這場變故之中做出合理的選擇的話,就意味著人頭落地,當前于禁這一關就不是那麼好過的,從於禁的話語中,劉曄能夠感受到于禁投靠晉國大軍的意志是多麼的堅定,這樣的意志肯定不會輕易的改變。

而於禁留給文官武將思考的時間只有一刻鐘,也就是說在一刻鐘之後,于禁就會大開殺戒,不投靠晉國之人,就會被殺死。

這樣的手段對於軍中文官而言是極為不公平的,他們在軍中也是有著諸多認識的將領,但是于禁敢在軍中這般做,肯定是有了足夠的防範。

“於將軍,投靠晉國之後,有著什麼樣的好處?”陳登緩緩道。

從當下的局勢來看,如果不跟隨於禁投靠呂布的話,只能是死路一條,死了之後,可能會落個忠臣的名頭,但是他身後的家族該怎麼辦呢,陳登不僅要為自己考慮,還要為身後的世家著想。

于禁笑道:“陳州牧乃是明智之人也,投靠晉國之後,世家在晉國是什麼樣的,想必陳州牧是清楚的,只要世家在晉國不胡作非為,肯定不會受到為難的。”

雖然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但是從於禁的口中說出來之後,才能讓城內的官員更加死心。

“難道就沒有轉圜的餘地嗎?”陳登不甘心的問道,誰也不希望家族多年的努力,突然化為烏有,這對於世家而言,絕對是沉痛的打擊。

于禁道:“本將軍倒是請來一人,能夠為你們解惑。”

話音剛落,司馬懿從帳外走了進來,帳內的變化,司馬懿是有著一定的瞭解的,彭城若是能夠兵不血刃的落到呂布的手中,對曹操來說絕對是沉痛的打擊,在剛剛承受了失敗之後,治下的穩定對曹操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從於禁的舉動中,司馬懿能夠感受到于禁投靠晉國的心思之堅定,這種情況當然讓司馬懿暗中鬆了一口氣,若是于禁在這種時候出爾反爾的話,他沒有絲毫的辦法,甚至有可能為于禁斬殺。

“你是丞相府的主簿司馬懿?”有官員認出了司馬懿的的身份。

司馬懿笑道:“不想某在徐州官員之中還是有著一定的名聲的。”

“司馬懿?”陳登的眼神一緊,之前司馬懿可是投靠了晉國,而今連晉國的官員都已經到了城內,說明於禁在進入城內之前就已經在謀劃這件事情了,什麼彭城的兵力不足以抵擋晉國大軍的進攻,不過是于禁為了投靠晉國的說辭罷了。

只是現在明白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