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782章 飛鷹出擊(求訂閱) (第1/2頁)

加入書籤

之前雖說鮮卑騎兵是呂布的部下,但是百姓在內心深處對於異族的軍隊還是牴觸的,然而在冀州的戰場上,鮮卑騎兵的表現,卻是傳遞到了各個城池,他們從鮮卑騎兵的身上看到的是為了冀州的軍民,不死不休的精神。

若非是鮮卑騎兵,說不定冀州的百姓還會遭難,這種發自內心的感激,讓鮮卑的騎兵很受用。

草原上的城池,讓鮮卑人的部落聚集有了地方,漢人與鮮卑人、烏桓人、匈奴人在一個城池內生活,漢人的地位當然是最高的,能夠得到漢人真正的尊重,鮮卑的將士突然間感覺到一切都是值得的,付出了犧牲之後,他們得到了漢人百姓的認可。

鮮卑騎兵開始了安歇,鉅鹿各個城池,留下少量的守軍之後,前往大陸澤附近,他們要做的就是讓敵軍無所遁形,有關敵軍騎兵進入冀州的所作所為已經是人盡皆知,若論痛恨,冀州的百姓對於虎豹騎的痛恨無以復加。

甚至附近各亭挑選出來的青壯,也自發的前來,他們就在大軍駐紮的附近進行訓練,彷彿看到敵軍的騎兵被全部消滅才暢快一般。

而軍中的將領,亦是前往青壯訓練的地方指點。

在大陸澤外圍的軍隊雖說不多,卻是能夠保證在敵軍騎兵出現之後,第一時間將訊息傳遞出去。

大陸澤成為了冀州百姓關注的焦點,他們最想要聽到的訊息,就是有關活躍在冀州境內的曹軍騎兵的。

在鉅鹿郡內,虎豹騎犯下了累累的血債,他們殘酷的行為,帶來了鉅鹿澤軍民的仇視。

戰爭之際,百姓是最底層的人物,他們的生存會受到極大程度上的挑戰,但是百姓想要在這樣的戰亂中存活下去,若是有生下去的希望,沒有人願意赴死,然而他們不能左右一場戰爭,但是現在,百姓中的青壯組建訓練之後,讓百姓在應對敵軍的時候有了一定的手段。

同樣是最底層的百姓,存活下來的百姓對於死去的百姓是憐憫的,他們對於曹軍的騎兵是仇視的。

大陸澤外圍的鮮卑騎兵處於休整之中,然而司馬懿率領虎豹騎進入叢林之後,就不是那麼好了,叢林之戰,乃是飛鷹最為擅長的,想要在叢林戰中躲避飛鷹的追殺,對於曹軍來說是更大的考驗。

這也是張遼沒有率領騎兵追擊的原因,反正虎豹騎進入叢林之後,有人自然回來收拾他們,讓鮮卑騎兵養精蓄銳才是最為適當的。

對於趙數等人的手段,張遼沒有絲毫的懷疑,這可是呂布派遣而來的援兵,若是他們在戰場上沒有拿得出手的本領的話,豈會被呂布派來。

之前的交鋒之中,張遼就已經深切的體會到了飛鷹士兵的強悍,對於這些人的姓名和所屬的隊伍張遼雖說不知,但是並不能妨礙張遼對於他們的敬意。

作為呂布麾下舉足輕重的將領,張遼之前是見過這些人的,但是三支隊伍具體分清楚,莫說是他,就連趙雲恐怕也做不到。

尤其是在晉國建立之後,三支隊伍就更加的神秘了。

在叢林之中,早已隱藏好了八十名飛鷹士卒,這八十人,就是對戰三百六十餘名虎豹騎的關鍵。

當前的虎豹騎不可謂不悽慘,堂堂曹軍之中的精銳,在戰場上卻是遭遇到了這樣的失敗,關鍵是在失敗之後,甚至不能做到從戰場上走脫,若非是遇到叢林,他們肯定還會遭到敵軍的追殺。

叢林間,司馬懿命令軍中的騎兵佈置了許多的障礙,這也是為了避免張遼率領虎豹騎進入叢林中追擊。

戰事到了這種地步,司馬懿對於張遼的決心已經沒有了絲毫的懷疑,而今對於虎豹騎來說最為主要的就是歇息,軍中的騎兵已經是強弩之末,就連他們身下的戰馬在這樣接連的征戰之中,亦是有些吃不消。

看著身邊精神萎靡的騎兵,司馬懿有些感嘆,遙想當初率領虎豹騎進入冀州的時候,兩千之眾,浩浩蕩蕩,何其壯觀,司馬懿原本想著憑藉兩千名虎豹騎的力量在冀州建功立業,不想遇到了胡攪蠻纏的鮮卑騎兵,一次次的計謀,一次次的阻撓,為張遼識破,兩千騎兵更是剩下了三百六十餘人,這是何等悽慘的遭遇。

若是軍中的騎兵休整妥當之後,司馬懿有信心率領軍中的騎兵從此處離開,只要離開了鮮卑騎兵的視野之後,張遼想要率領鮮卑騎兵追上虎豹騎的步伐明顯是不可能的。

從叢林中離開,司馬懿有著絕對的把握,當初虎豹騎藏身在大陸澤的附近,司馬懿對於周圍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就算是張遼派遣一萬冀州軍前來,也休要完全的阻擋住虎豹騎撤退的步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