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25章 朵思大王 (第1/2頁)

加入書籤

這也是呂布收服孟獲的主要原因,有了孟獲的投靠,讓蠻人部落看到族人能夠穩定生活下去的希望,這些蠻人部落對於漢人官員的統治,不會如同以往那般排斥。

對於南部郡縣的治理,呂布也是極為上心的,南部郡縣若是徹底的穩定下來,會讓益州更加的穩固,而益州軍不用防備來自蠻人的威脅,對於益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收服帶來洞主所在的部落之後,鞠義急忙派遣快馬將訊息傳回軍中。

而被關押在軍中的祝融夫人,亦是被鞠義釋放,既然帶來洞主選擇了投靠,他也要表示出足夠的誠意。

不過蠻人部落在投靠之後,願意將手中計程車兵交出來,還是讓鞠義比較滿意的,這比之呂布佔據益州之後,一些城池的官員表示投靠,卻是擁兵自重要更強。

郡縣的官員投靠呂布乃是因為大勢所趨,但是他們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在這種時候,他們就會以手中的兵權作為要挾,為他們謀取更好的位置,這等行事的方式,在劉備佔據益州的時候,就為各郡的官員使用,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是在投靠呂布之後,他們仍舊採取這樣的方法的話,得到的將會是長安軍的進攻,呂布不是劉備,當年劉備入主益州,依靠的坑蒙拐騙,而呂布則是強勢進入益州,對於不服從命令之人,直接斬殺即可,兩者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也是益州的世家畏懼呂布的原因。

君主的實力弱小,會給世家帶來機會,當君主表現的足夠強大的時候,縱然是世家有心反對君主的統治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手中需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行,若是他們的實力足夠的強大的話,就不需要投靠呂布了。

平定南部郡縣,不僅是讓益州穩定,更是讓益州的世家看到長安軍的決心,任何膽敢與長安軍作對之人,都不會得到好的下場,在這般威勢下,還會有人敢於反抗嗎。

世家也是需要生存的,他們與蠻人部落一般,在生死的威脅面前,他們會做出明智的選擇的。

祝融夫人的情緒明顯有些不高,蠻人部落投靠漢人,在她看來是極為危險的舉動,但是她知道蠻人部落沒有太多的選擇,當長安軍在戰場上展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之後,蠻人部落的命運似乎已經註定了,若是不投靠漢軍的話,迎接蠻人部落的將會是更加猛烈的報復。

事到如今,祝融夫人也只能將希望寄託在了晉王的身上。

至於說呂布真正不按照之前的約定行事,蠻人部落反抗的話,將會給蠻人部落帶來更大的傷害,這一點祝融夫人是清楚的,所以說對於蠻人部落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聽從漢人官員的命令但是手中保證有兵權,這樣的話,才能在發生對於蠻人部落不好的事情之後能夠及時的做出應對。

而現在一切都已經晚了,當長安軍進入蠻人部落,蠻人部落的將士放下手中的兵刃之後,就意味著他們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面對此情此景,祝融夫人心有不甘,但是她只能將這種情緒壓制下來,事關蠻人部落的命運,只能更加的慎重。

阿會喃道:“鞠義將軍,晉王聲稱,若是帶來洞主投靠之後,就讓祝融夫人跟隨在下返回長安軍中。”

鞠義點頭道:“既然是晉王的命令,自無不可,只是從這裡前往滇池,路途遙遠,途中說不定有蟊賊作亂。”

“就勞煩李焱將軍率領百名騎兵護送一番。”鞠義將目光投向了李焱。

李焱道:“遵從將軍之令。”在軍中的職位上,李焱比之鞠義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而今鞠義是軍中的主將,李焱自然要低調一些,實際上在長安軍中李焱比之鞠義要更加的有名,這些年來李焱率領飛騎為呂布立下了汗馬功勞,只是李焱在個人的武藝上有所不如,不然在將領會中更進一步也是很輕鬆的事情。

祝融夫人自然明白鞠義的意思,什麼派遣騎兵護送分明是對於蠻人不放心罷了。

不過見到孟獲之後,祝融夫人就能對情況有更多的瞭解。

帶來洞主對於這樣的命令自然不會違背,此時他就是看長安軍的臉色行事。

長安軍進入蠻人部落之後,除了將蠻人部落計程車卒手中的兵刃鎧甲收繳之外,並沒有做出其他為難的事情來,這倒是讓帶來洞主安心不少。

相比於漢人的有些官員,蠻人部落的首領顯得更加的純粹,他們是真正的為部落內的人去考慮,若是部落內的人真正不需要戰爭就能得到穩定的生活,他們自然是願意看到的,對於漢人,蠻人其實還是挺尊重的,就如同孟獲佔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