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16章 撤退(求訂閱) (第1/2頁)

加入書籤

亮銀槍揮舞,一蓬蓬血花閃現,趙雲衝鋒在最前方,向蠻人將士展現出了什麼叫做武藝高強,什麼叫做強悍的實力。

趙雲展現出來的武藝,的確讓蠻人震動,似趙雲這般膽敢在敵軍之中如此衝鋒的將領,在蠻人中很少有。

若是將長安軍換做是雍闓麾下的大軍的話,憑藉著蠻人將領的勇猛,同樣能夠做到這一點。

一襲徵袍鮮血染,白色的披風上,沾滿了敵人的鮮血,漸漸的變成了紅色,迎風飄蕩,給人以可怕的感覺。

趙雲用強悍的武藝贏得了蠻人將士的尊重,若是趙雲知道這等情況的話,不知會作何感想,作為漢人將領得到蠻人將士的承認,其實是極為不易的,當初趙雲在兩軍陣前,接連斬殺了三名蠻人的將領,每次出手都是一合,讓蠻人將士感覺到畏懼,並不代表蠻人的將士會對其產生尊敬。

現在的情況截然不同,趙雲敢於在蠻人大軍之中發起這般的衝鋒,足以證明趙雲在強悍的實力,蠻人崇拜的是強者,無論這個強者是不是他們的敵人,對於蠻人來說,其實不是那麼的重要。

尊敬,不代表蠻人會在進攻的時候留手,死在趙雲手中的蠻人將士太多,這也導致許多的蠻人士卒看向趙雲的目光飽含憤怒,他們在用實際行動彰顯內心的憤怒,只有將趙雲擊殺,才能平息他們的怒火。

然而蠻人大軍的反抗,在騎兵強悍的戰鬥力面前顯得是那樣的脆弱,在騎兵的運用上,趙雲已經達到了十分純熟的地步。

率領騎兵交戰多年,對於騎兵的特性,趙雲是清楚的,尤其是這種在兩軍交戰的關鍵之際,率領騎兵直接衝鋒敵軍的中軍,對於騎兵的戰鬥力有著更高的要求,若是騎兵不夠精銳的話,在衝鋒的過程中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就是死傷殆盡。

趙雲就如同戰神一般,所過之處,沒有蠻人能夠阻擋,以趙雲為首的騎兵,則是鑿開了蠻人的大軍。

騎兵的衝鋒之下,蠻人的抵抗顯得是那般的脆弱,當蠻人的騎兵不能阻擋飛騎進攻的時候,蠻人的中軍必然會出現震動的局面。

金環三結和孟優震動,此時飛騎距離他們不過五十步,在這等距離上,他們對於飛騎的勇猛,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大洞主,怎麼辦?”孟優道:“我軍計程車卒根本難以阻擋敵軍的騎兵。”

“傳令大軍撤退!這場戰鬥,我軍失敗了!”金環三結道,到了這種時候,如果還想試圖去抵抗長安軍的進攻的話,帶來的將會是更多計程車卒戰死沙場。

蠻人的戰鬥力的確強悍,然而他們在戰場上碰到了更加兇悍的長安軍。

孟優無奈的點了點頭,這場戰鬥,蠻人大軍的確是失敗了,即便是沒有趙雲率領騎兵發起衝鋒的一幕,戰事逐漸展開之後,蠻人大軍依舊會失敗,只不過那樣的話,蠻人大軍能夠給長安軍造成更大的傷害。

飛騎的衝鋒,讓僵持的戰場出現了鬆動,金環三結明白中軍的安全對於一支大軍而言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

鳴金之聲在蠻人大軍之中響起,不少蠻人士卒聽到撤退的命令,明顯有些難以適應,在這等時候,撤退就意味著蠻人大軍在戰場上的失敗,他們就是戰場上的失敗者,他們是勇猛的蠻人大軍,他們不甘心失敗。

蠻人大軍在平時雖說有些軍紀散漫,但是在戰場上接到撤退的命令,他們還是會遵守。

蠻人士卒邊戰邊走,而長安軍則是向著蠻人展開了更為猛烈的進攻。

趙雲並沒有因為蠻人的撤退而停止進攻的步伐,只有讓敵軍的中軍更加的慌亂,己方的將士才能給敵軍造成更大的傷害。

中軍的旗幟在向著城池的方向移動,從戰場上空看去,黑色的隊伍正在對蠻人的大軍窮追不捨。

縱然是蠻人在戰場上悍不畏死,他們在最近一段時間裡卻是經受了三次的失敗,這樣的失敗,讓蠻人的信心在崩潰。

“降者不殺!”追擊的長安軍發出陣陣大喝,在這般喊聲中,蠻人士卒丟棄了手中的兵刃,丟棄了屬於他們的驕傲。

投降的氣息在蠻人大軍之中蔓延,即便是蠻人士卒不願意接受失敗,這場戰鬥他們已經沒有了轉圜的餘地,失敗已經不可避免。

中軍的旗幟移動的速度越來越快,面對騎兵的瘋狂,金環三結只能率領中軍不斷的後退。

軍中的將士在中軍慌亂的情況下,將會出現何等的情況可想而知,一些蠻人與追擊的長安軍展開了交戰,然而他們的反抗在長安軍的面前顯得有些脆弱,本就士氣低落的他們,想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