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17章 聖上,敵軍的騎兵追上來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守衛皇宮計程車卒約有千人,對於這千人,劉琦還是比較看重的,如果能夠將這千人拉攏到他的身邊的話,平常的安全就有了更大的保障,而劉備對於這件事似乎沒有察覺一般,任由劉琦拉攏軍中的將士。

在劉琦看來,這些將士就是他的嫡系,就是大漢的御林軍,在關鍵時刻能夠擊敗敵軍,如今看來,他們的實力還是太弱了。

“李將軍,你率領三百名士卒抵擋敵軍,不可有絲毫的懈怠,朕返回軍中之後,肯定會有援兵到來。”劉琦將目光投向了守衛皇宮的將領李緹。

李緹抱拳道:“聖上,如今形勢危急,敵軍隨時都會追上來,末將作為御林軍統領,怎可離開聖上。”

劉琦冷哼道:“戰事緊急,莫非李將軍畏懼敵軍不城,以往李將軍在朕的面前可是自詡勇武,而今敵軍不過只有百名騎兵罷了。”

“喏。”李緹抱拳道,雖然他有百般不願,劉琦終究是聖上,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若是他在這等時候違背了劉琦的命令等回到軍中之後,劉備肯定會責罰的,別看尋常的時候劉琦在守護皇宮的將士之中有著很高的威望,實際上,守衛皇宮計程車卒乃是劉備的人,也就是說李緹是聽從劉備的命令列事,而劉琦所謂的拉攏,早已透過李緹的口告知了劉備。

如果劉琦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不知會作何感想,在益州成為大漢的皇帝,對於劉琦來說就拘禁,而劉琦的行動又完全在劉備的掌控中,這也是劉琦對於劉備不滿的地方,他作為大漢的皇帝,原本是至高無上之人,至少在益州,朝中的官員和軍中的將領要聽從他的命令列事,然而真是的情況讓劉琦有些心灰意冷,軍中的將領聽從的乃是劉備的命令。

朝中的官員礙於劉備在益州的威勢,尋常更是不敢與劉備作對,在這等情況下,他這個皇帝就是傀儡,如果讓皇帝本身都感覺到了這一點之後,可見劉備在尋常的時候對待劉琦是什麼樣的態度。

李緹點齊三百名士卒準備阻攔敵軍,心中則是有了更多的思量,在這場交戰中,劉備已經失敗了,而且敗的很徹底,縱然是逃離成都城之後,又能如何,難道還能在益州重新有一番作為不成,李緹對於劉備沒有信心,至於說對於劉琦,就更加的沒有信心了,從劉琦以往的表現來看,就是不折不扣的昏君,對於朝中的事情,有興趣了就會處置,沒有興趣就會閒置在一邊。

聖上在朝中沒有更大的作為,讓朝中的官員和軍中的將領逐漸的喪失信心,而劉備在益州的威望,讓他們不得不服從,如果在益州不聽從劉備的命令列事的話,後果是難以想象的,在益州,劉備不會允許朝堂上出現反對他的聲音,在這一點上,劉備還是比較堅定的。

劉備的手段與劉琦的軟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初得到劉琦拉攏的時候,李緹還是比較振奮的,他何嘗不想輔助聖上成就一番功業,然而透過逐漸的觀察之後,他發現劉琦根本就不是能夠有作為的聖上。

在如今這等關鍵的時刻,李緹有了更多的想法,被劉琦任命抵擋敵軍的騎兵,分明就是劉琦想要讓他送死,敵軍的騎兵追來,也就是說方才阻擋敵軍的將領已經戰死沙場,這對於當前的形勢而言,極為不利。

經過一番思量之後,李緹決定投降,此時就是最好的機會,如果劉琦帶著他離開的話,他不會有這樣的念頭,不管怎麼說,劉琦都是大漢最為尊貴之人,跟隨在劉琦的身邊,不會受到太多的委屈,而今狀況不同,劉琦放棄他了,他就沒有必要為劉琦繼續賣命。

交戰不過片刻,李緹大喝道:“放下兵刃,本將軍已經投靠了晉王。”

軍中的將士聞言,稍稍遲疑之後,沒有反對,交手不過短短的時間,他們就領略到了這些騎兵的厲害,這般下去的話,最終失敗的肯定會是他們,戰死沙場,他們將不會得到更多的東西,而投降敵軍的話,他們能夠活下去,到了這等時候,軍中的將士不會去相信劉備之前在軍中提及的賞賜,劉備自身難保,他們就算是在戰場上斬殺敵軍之後,找何人去要賞賜,難道向晉王要嗎?

在賞賜的面前軍中的將士意動不已,然而當前的事實已經證明,劉備從益州的戰場上失敗了,而且敗的很徹底,繼續跟隨劉備,只能是身死的下場。

軍中的將士有著這等念頭之後,他們在戰場上更加容易選擇投靠敵軍。

這才有了李緹一聲令下軍中將士紛紛放棄抵抗的局面,見到這一幕之後,李緹暗中鬆了一口氣,此時正是敵軍的騎兵追擊的關鍵時刻,他投降,就是不小的功勞。

典滿讚許了李緹一番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