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37章 晉王到來,降者不殺 (第1/2頁)

加入書籤

面對上千名益州軍計程車卒,飛騎再次亮出了手中的彎刀,在接連不斷的戰鬥中,飛騎亦是感覺到了疲累,不過他們有著屬於自己的信念,將敵人擊潰,才是飛騎休息的時候。

箭雨傾瀉,彎刀不停的收割著益州軍士卒的性命,在飛騎的眼中沒有憐憫,他們為的就是在戰場上能夠更大程度上擊殺敵軍,他們最為需要的是勝利,而勝利需要敵人的鮮血來澆灌。

劉備何嘗不知道軍中將士當前的狀態,他既然選擇從戰場上撤退,就是不想在這場戰鬥中輕易的放棄,哪怕是在戰場上失敗了,劉備也要繼續努力下去,他不能就這般承認失敗,他還有雒縣和成都城。

戰爭開啟之前,動員軍中將士的話語,不過是為了鼓舞軍中的將士能夠在戰場上舍命殺敵罷了,什麼不破敵軍誓不退兵,都是無稽之談。

從決戰的戰場上撤退,就意味著益州軍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在一點上,劉備是有著心理準備的,既然失敗了,就要承受代價。

戰場無情,選擇了戰場,就會有死亡,就會有失敗,劉備的信念便是在失敗面前不要輕易的選擇屈服,只有拼搏才能獲得更多的東西。

劉備率領兩千餘名士卒,卻是沒有前往雒縣的方向,諸葛亮的擔憂很有道理,再說此時的雒縣想要守住也是很難的,呂布率領大軍剛剛取得戰鬥的勝利,如果率領大軍圍困雒縣的話,劉備想要從雒縣離開,就更加的困難了。

唯有回到成都城之後,才能讓劉備感覺到安心,作為益州的州治,成都城的防禦不是其他的城池能夠比擬的,只要固守城池,縱然是呂布手中有著更多數量的精兵猛將,也休想輕易的攻破成都城。

千名士卒與飛騎的混戰上,完全處在劣勢,他們中間的更多士卒甚至在己方的大軍離去之後,直接逃離了戰場,大軍離開,就說明他們在戰場上已經被放棄了,以步卒對抗騎兵,將會有著什麼樣的代價他們是清楚的。

精明的劉備想要讓軍中計程車卒來阻攔飛騎追擊的步伐,但是益州軍計程車卒同樣不是傻子,既然對戰敵軍的騎兵不能取勝,他們大可以直接選擇離開戰場,讓飛騎繼續去追擊中軍。

在這樣的心態下,益州軍的將士在面對騎兵的時候,戰鬥力是何等的低下可想而知,他們更多的心思放在瞭如何從這場戰鬥中保全性命,實際上他們與劉備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呂布擊敗益州騎兵之後,繼續向著劉備逃離的方向追擊,此戰的勝利,正是將劉備的勢力從益州一舉剷除的好機會,放任劉備在益州的話,不利於益州的穩定,只有一個死去的劉備,才能讓呂布感到安心。

益州擁有著強悍的底蘊,他們的大軍在這場戰鬥之中是失敗了,但是劉備若是依仗益州的底蘊繼續與長安軍對抗的話,將會是一件極為麻煩的事情,誰也不敢肯定,益州的世家在劉備從戰場上失敗之後,會不會仍舊支援劉備。

“晉王到來,降者不殺!”典韋策馬上前大喝道。

“晉王到來,降者不殺!”戰場上響起了飛騎整齊的呼喝聲。

不少益州軍計程車卒最初聽到喊聲的時候是難以相信的,晉王是何等的身份,他們不過是一支失敗的軍隊,為了抵禦敵軍的進攻只能在戰場上苦苦支撐,能夠值得讓晉王親自出手。

不過在看到飛騎之中飄蕩的晉王大旗的時候,許多益州軍的將士直接放棄了抵抗,對戰晉王率領的大軍,他們提不起勇氣。

呂布的到來,對於戰爭之中的益州軍將士來說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劉備留下來計程車卒漸漸被平息之後,呂布留下百餘名飛騎看守這些降卒,率領騎兵繼續追擊益州軍,戰馬上,飛騎將士取出肉乾、水袋,在戰馬上補充乾糧,戰爭對於體力是極大的消耗,而飛騎隨身攜帶的肉乾,能夠幫助他們在戰場上更快的恢復體力。

為了這次的戰爭,長安軍準備的很充分,不僅是騎兵,就連軍中的步卒也多攜帶了一日的乾糧,完全是將這次的戰爭按照一日多的時間進行計劃的。

“軍師,晉王率領騎兵趕來,後方的騎兵不能阻擋。”

諸葛亮聽到這等訊息之後面色大變,此時益州軍已經是人心惶惶,更別提在這等關鍵的時刻呂布率領大軍趕來了,如今軍中已經沒有能夠阻擋呂布率領騎兵進攻的將領,劉備決定從戰場上撤離是比較果斷的,當時戰場上還有著很多的益州軍將士正在浴血奮戰,沒想到呂布率領騎兵竟然來的這般快。

“主公,晉王到來。”諸葛亮的語氣有些沉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