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67章 戰事膠著 (第1/2頁)

加入書籤

派遣關羽率領白耳精兵前往涪關之後,劉備仍舊有些不放心,率領三千大軍,向著涪關而去,軍中計程車卒則是做好準備,時刻聽從命令列事。

涪關上,能夠參與到交戰之中計程車卒的數量並不多,六千人已經是極限了,而陷陣營和羌人計程車卒加在一起此時不過三千人,雙方在涪關上的力量是大致相等的,然而在士卒的戰鬥力上,卻是有著很大的區別,陷陣營的進攻,讓重甲兵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羌人士卒的勇猛,讓守軍節節敗退,守軍有著關內的將士作為依託,正在關上奮戰的敵軍,他們能夠依靠的大軍更多。

而陷陣營在關上若是取得絕對的優勢之後,對於守軍來說將會是一場噩夢,他們不認為在這等時候,呂布只是讓麾下的大軍試探性的進攻。

雙方已經沒有了轉圜的餘地,攻打涪關如此久,且曹操與孫權在忙著荊州戰場上的事情,更加的不可能會顧及到益州的戰事,可以說,劉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曹操與孫權在荊州爭奪利益的犧牲品。

益州的壯大,讓呂布感覺到了忌憚,同樣江東軍的壯大,已經江東的震盪,讓曹操看到了機會,只是在去歲的時候,有著呂布麾下的大軍在武關進行牽制,讓曹操不敢有太大的動作,生怕引來長安軍與江東軍的報復。

其實以呂布而今的實力和長安周邊駐守的兵力,根本不需要擔憂來自曹操的威懾,相反擔憂的反而是曹操,長安此時還能夠調集不少的兵馬,在青州更是有著黃忠率領的三萬大軍,冀州和幽州的大軍若是調動前往青州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徐州的安穩,而徐州臧霸是什麼態度,至今不明。

總而言之,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能夠支援劉備,若是想要保全益州,劉備就要更加的拼命去爭取,戰場上,敵軍不會因為你的弱小而有所憐憫,戰場,是強者才能待的地方,弱者,只能在一場場的戰鬥之中被淘汰。

益州軍此時面臨的情況便是如此,當關羽率領白耳精兵趕到涪關之後,當即意識到了形勢的緊迫,雙方計程車卒在人數上是差不多的,然而陷陣營的將士卻是在壓著守軍在戰鬥,面對陷陣營的進攻,重甲兵不停的後退。

城牆上,守軍每一次的退後,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敵軍透過雲梯登上城牆給己方的大軍造成源源不斷的傷害,這個道理,關羽自然是明白的。

敵軍如今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利用強悍的兵力,直接將涪關的控制權從益州軍的手中奪取,而失去了涪關的涪城,就像是沒有了保護的羔羊,面對餓狼的時候,下場可想而知。

關羽率領白耳精兵,直接加入了戰場,對於白耳精兵的戰鬥力,關羽有著足夠的信心,而關羽選擇的突破點,就是張飛所在的方向,此時的戰場上,己方處於不利的局面,只要能夠將一方面的守軍逼退之後,剩下的事情對於大軍來說就簡單了很多,若是讓敵軍全面壓制的話,想要再取得戰場上突破就困難了。

白耳精兵,仍舊是重步兵,他們的戰鬥力比之劉備在荊州組建的重甲兵要厲害很多,白耳精兵乃是關羽一手訓練而成,他們在戰場上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白耳精兵在戰場上的表現也是極為瘋狂的,在他們的身上,有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白耳精兵加入戰場之後,立即讓陷陣營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在配合上,白耳精兵有所不如,然而白耳精兵在人數上有著絕對的優勢,他們阻擋住陷陣營進攻的步伐之後,能夠對周圍的羌人士卒造成殺戮。

羌人士卒的不斷倒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長安軍在關上佔據的優勢,此時涪關上,陷陣營是負責為羌人士卒開啟戰場的局面,而在戰場上起到巨大作用的仍舊是羌人計程車卒,憑藉羌人士卒的瘋狂,是足以壓制敵軍的。

見到關羽率領援兵到來,張飛長鬆了一口氣,方才面對陷陣營和羌人士卒的配合,即便身邊有著重甲兵,張飛仍舊有一種被壓制的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主要是戰場上陷陣營和羌人士卒配合起來發起進攻,所產生的破壞力太過於強悍了。

張飛武藝出眾,面對陷陣營的緊密配合的時候,他的武藝被極大的限制,縱然能夠給敵軍造成不小的死傷,大軍缺乏了他的指揮之後,想要在戰場上取得更大的進展,是很困難的事情。

不斷有羌人計程車卒倒在白耳精兵的進攻下,他們瘋狂,白耳精兵同樣瘋狂。

李敢的面色有些凝重,急忙派遣士卒前往高順處求援。

此時高順的壓力是很小的,沒有張飛的統領,張達率領陷陣營,又豈會是高順的對手,張達在指揮能力上比之張飛要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