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713章 尉黎國大軍到來 (第1/2頁)

加入書籤

在處理這件事情上,於範比之陳應的手段要高明上很多,取得軍中將領的絕對支援之後,玉門關內誰還會違揹他的命令列事,相比於晉王的大軍,軍中將士對於西域諸國的兵馬肯定有著更多的排斥。

當日,於範就命令派遣使者趕往張郃所在的營寨。

在這期間,於範對於自身的安危還是比較重視的,就連五名將領也被於範暫時留在了房間內,在事情沒有確定下來之前,他是不會放鬆的,這就是陳應的事情給於範留下的教訓。

張郃得知此事之後大喜,關外有著尉黎國的兵馬,若是在這種時候與玉門關的守軍開戰的話,是很不明智的舉動,尉黎國的兵馬垂涎大漢的疆土,兩者開戰,便宜的就是這些異族了。

張郃率領八百名大戟士進入玉門關,在這一點上張郃是比較謹慎的,畢竟這些兵馬之前是聽從敦煌郡的調遣。

“拜見將軍。”於範率領軍中的將領走出玉門關迎接張郃。

張郃翻身下馬,將於範扶起道:“於將軍鎮守玉門關多年,勞苦功勞,乃是我輩之楷模也。”

於範抱拳道:“將軍客氣了,末將乃是漢軍的將領,駐守玉門關乃是職責之中的事情,末將的職責就是讓西域諸國的兵馬難以踏入玉門關半步。”

“好。”張郃忍不住讚道,有著太多的將領因為眼前的利益而放棄了以往的堅持,他們已經在利益中迷失,忘記了自己最初的職責是什麼,追逐功利。

見張郃對於範頗為重視,軍中的將領也是長出了一口氣,他們投靠晉王,本身就是一個冒險的舉動,從張郃的舉動來看,沒有因為他們是投靠之人而有所輕視。

而後於範為張郃引薦軍中的將領,張郃看的是連連點頭,口中不吝讚賞之詞。

“諸位能夠在這等時候投靠晉王,乃是忠義之士也,本將軍定然會在晉王面前為諸位多多美言。”張郃道。

大戟士接管玉門關的防守之後,張郃暗中鬆了一口氣。

而玉門關內原先的將領,則是在打探著有關張郃的訊息,當得知張郃是晉王帳下有名的猛將,而之前是袁紹帳下的將領的時候,對於晉王有了更多的期待,可見在投靠晉王之後,並不會因為之前的出身而對以後的發展有太多的影響,從張郃身上就能看到這一點。

就在張郃接管玉門關的防務的次日,尉黎國的軍隊來到了玉門關外。

看著巍峨的玉門關,尉黎國大軍統帥那延奇神色間有些激動,多少年了,尉黎國終於能夠透過玉門關進入涼州,進入玉門關之後,那延奇就會控制玉門關,而後涼州就會成為尉黎國的壯大之地,大漢而今的情況在西域諸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用日暮西山來形容毫不為過,只要能夠進入涼州,就意味著尉黎國能夠得到更多的東西。

大漢的富庶在西域諸國中是極為有名的,他們都想從富庶的大漢分上一杯羹,然而玉門關的存在卻是讓他們的野心被扼制。

見到玉門關卻是遲遲沒有開啟,讓那延奇有些疑惑,不由將目光投向了董武派來的官員“如今本帥已經率領兵馬來到玉門關外,為何守將不開啟關門。”

韓步拱手道:“大帥稍待,在下這就前往關外。”

那延奇神色淡然的點了點頭,強壓住內心的喜悅,進入玉門關之後,一切事情都是尉黎國說的算了。

韓步策馬來到關下,大喝道:“關上的守將乃是何人,某乃是敦煌的主簿韓步,而今援軍已經來到關外,速速開啟關門迎接大軍。”

關上的守將對於韓步這副嘴臉極為不恥,明明是漢人的官員卻是因為有著尉黎國的兵馬作為依仗而耀武揚威,將敵人的軍隊帶入涼州,這等行徑就是叛徒。

張郃聞訊與於範等人一起來到關上,見到城外浩浩蕩蕩的尉黎國大軍之後,面色有些低沉。

“大膽韓步,竟然私通異族大軍,想要為禍涼州,該殺!”張郃怒喝道。

“你乃何人?”韓步驚疑道,他敢肯定軍中的將領沒有這號人物,在敦煌多年,他對於玉門關的守將自然是極為了解的,如今敦煌的戰事緊急,董武不可能在這等時候更換玉門關的守將。

張郃喝道:“某乃是晉王帳下大將張郃是也,想要進入玉門關,要看本將軍麾下的將士答應不答應。”

韓步的面色不斷的變化,悄悄策動戰馬,準備離開,他此時距離城牆不過百步的距離,若是為守將射殺的話,就得不償失了,不過張郃的話語卻是讓他明白,想要讓尉黎國的大軍進入玉門關,除非是強攻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