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章 董卓要跑路 (第1/2頁)

加入書籤

“文優,諸侯聯軍勢大,且雒陽城內人心不穩,聽說諸侯聯軍來了,很多大臣暗地裡便不老實了,再加上諸侯中有呂布這等猛將,汜水關被破只是時日長短之事,希望李肅能夠勸降呂布吧。”董卓嘆道。

雖然華雄大勝了一場,但董卓依舊有些不看好當前的形勢。

面對故人李肅,呂布神色輕鬆的笑道:“偉恭莫非是來勸降的?還是董卓又許下了什麼高官厚祿?”

李肅啞然,擺擺手道:“今日不談其他,敘舊耳,敘舊耳!”

“如此甚好,他鄉遇故知,乃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惜軍中無好酒啊。”

“將軍有此心,肅倍感榮幸。”李肅心中一暖,他鄉遇故知,在雒陽,或許他就只認識呂布這麼一個故人了吧。

酒過三巡。

“偉恭,我觀你在董卓老賊手下混的也不怎麼樣,不如來我這,董卓老賊勢必不能長久,難道偉恭要與董卓陪葬嗎?”呂布趁機勸道。

李肅神情一滯,他在董卓帳下混的並不如意,沒有拿得出手的功績,更別提高官厚祿了,再加上李儒在董卓心中的地位,想要有一番作為,絞盡腦汁謀劃了一場夜襲,功勞卻是落在了華雄的頭上,這讓他很是失落。

“偉恭,那董卓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一旦諸侯攻破雒陽,你想過以後嗎?”

李肅沉思片刻喟然嘆道:“奉先,肅雖說不是飽讀聖賢書,卻也不會做背主之徒。”

見事情有戲,呂布笑道:“偉恭啊,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息,忠臣擇主而伺,豈有背叛一說,那董卓不識貨,誤了偉恭啊,據說華雄夜襲諸侯出自偉恭之手,不知相國可有封賞?”

“奉先,不要說了。”李肅面色有些難看。

“幷州軍的大門始終為偉恭敞開。”呂布端起酒盞一飲而盡。

“多謝奉先。”李肅心中有些猶豫,跟隨呂布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呂布手下武將雖多,卻缺少謀士,自己正好能夠大展身手,可如此一來,卻是遠離了朝廷,平白喪失了很多機會。

“偉恭,向你打聽一個人。”呂布很隨意的問道。

“奉先但說無妨。”暢聊一番之後,李肅感覺鬱悶的心情也通暢了一些,畢竟還有一個老鄉看重自己,也算是一條退路,就算是董卓敗北,未嘗沒有活路。

“聽說董卓手下有一人,名為賈詡,可有此人?”呂布目光灼灼的盯著李肅問道。

“賈詡?”李肅捋了捋鬍鬚“莫非奉先說的是賈文和?”

“對,就是他。”呂布驚喜道,沒想到隨口一問,真的問到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賈詡的下落。

“奉先知道此人?”李肅疑問道,若不是一次和賈詡交談,他也不會知道董卓帳下有這麼一號人物。

“如雷貫耳,偉恭如何看待此人?”呂布顯得有些急不可耐。

“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肅不如也,名士閻忠曾言賈詡有張良陳平之謀,其為人低調,如今在張濟將軍手下做幕僚,並不為人所知。”李肅道。

“偉恭不必自謙。”呂布笑道:“不知可否為我引薦?”

“這恐怕不容易吧?”李肅為難道:“實不相瞞,相國已有回軍雒陽之心,賈文和肯定也會隨軍而回,而奉先在聯軍之中,多有不便。”

“偉恭啊,我仰慕此人已久,請偉恭務必成全啊。”呂布頓時不幹了,打仗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有了謀士出謀劃策,一場戰鬥勝利的勝算會增加很多,賈詡乃是謀士中的翹楚,若是得到,對於幷州軍的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這時代,沒有之謀是不行的,讓呂布打仗練兵,他不會腿軟,說到展地方、治理百姓,就傻眼了。

“好,若是賈先生允許,我會命人告知奉先。”李肅言畢,告辭離去。

雖然李肅表面上沒有答應,呂布還是看出了他內心的動搖,能在歷史上出現的人物,肯定有過人之處,自己手下正缺少人才,有李肅,也是不錯的。

接連三日的攻關,聯軍雖然損失比較大,董軍也不好受,董卓部下的主力是涼州兵馬,最喜歡的是戰場上的衝鋒而不是守城,之前雒陽城的守軍疏於訓練,投到戰場上作用不是很大,用到守城都有些勉強。

“文優啊,我軍士氣低落,汜水關恐怕是守不住了。”董卓嘆道,好不容易取得了如今的成就,沒想到落個如此下場。

“相國不必灰心,雒陽距離涼州遙遠,糧草兵馬運輸不便,不若引兵回雒陽,遷帝於長安,據關而觀天下變,方為上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