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49章 公孫續的野心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將此信,送往薊縣,親手交給軍師,不得有誤。”田豫沉聲道。

“喏。”趙俞抱拳道。

而後,田豫又修書一封,命令數名親衛送往薊縣,這等重要的事情,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必須要確保萬無一失,在戰事緊急之時,一封緊急情報,可能需要許多人護送,即便是其中一路出了事情,也不影響上面獲知訊息。

趙俞是幷州軍的一名校尉,呂布佔據右北平之後,趙俞便被留了下來,而且趙俞頗為沉穩,深得田豫信任,趙俞本就是幽州之人,家中遭遇饑荒,舉家遷往幷州避難,頗有一些武勇,進入軍中因為軍功遷升為校尉。

趙俞離開太守府之後,並沒有立即離開右北平,確認後方沒有人跟隨之後,悄悄前往了嚴家。

嚴家在右北平是實力不弱的世家,良田千頃,奴僕成群,暗中蓄養的甲士也不在少數,蓄養甲士在世家之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家大業大,有很多需要照顧的地方,即便是公孫瓚在右北平的時候,對這樣的事情也是沒有阻攔,再說公孫瓚統治右北平,世家從中做了不少的貢獻,投桃報李,公孫瓚對世家也是放之任之。

習慣了公孫瓚統治的世家,乍然遇到呂布這樣的狠人,嚴家等一干世家只能悄然收斂,至於說心中則是將呂布記下了,嚴家與公孫續密謀之事,需要有軍中將領的支援,否則只能成為刀下亡魂。

“趙將軍前來,可是有緊急之事?”嚴單得知趙俞前來,急忙接見,趙俞是他們埋伏在軍中的暗線,也是對付田豫的重要手段。

“嚴家主,田太守恐怕是現了什麼,突然召喚在下將此書信送往薊縣。”趙俞神色匆忙道。

“趙將軍勿要驚慌,田豫雖然精明,但我等始終未動,他又如何得知?”嚴單面色沉穩的安撫道。

“嚴家主且看。”趙俞將書信遞到了嚴單的面前。

嚴單皺眉沉思片刻道:“不可擅動,幷州軍往來書信,料想是有特殊的印記,一旦破壞了這個印記,趙將軍在右北平就危險了。”

提及幷州軍,趙俞心中一凜,急忙抱拳稱是。

“你可從田豫最近的舉動中現了什麼不妥之處?”

“田太守在得到烏桓人和閻柔的爭鬥之後,經常在地形圖前呆,就在今日聽到公孫度兵兩萬征討烏桓之時,突然面色大變,命在下將此書信星夜送往薊縣。”

嚴單面色微變,急忙道:“將書信拿來。”

趙俞雖然不知為何嚴單突然有此反應,亦是將書信遞了過去。

看完書信之後,嚴單的臉色變得低沉“趙將軍先在嚴家,不要隨意走動。”

此時右北平城內有一萬兵馬,其中兩千騎兵為匈奴人組成,兩千匈奴騎兵駐紮在城東,對付閻柔和烏桓人是綽綽有餘的,然而田豫始終有一種不妙的感覺,接連五封同樣的書信送往薊縣之後,傳令將軍中的將領召集在了一處。

興平二年五月,烏桓人與閻柔的爭鬥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田豫從細作手中得到的訊息是雙方的死傷人數已經達到了千人,這樣的爭鬥即便是在以往也是罕見的。

公孫續在城內的見到了一位來自冀州的特殊客人。

酒樓之中,公孫續也是小心翼翼才擺脫了身後跟隨之人,自從呂布離開之後,看守他的人就不在少數,無論是公孫續上街還是做什麼,這些人都如影隨形。

“在下乃是冀州使者許攸。”許攸放下手中的酒盞,亮明瞭身份。

公孫續冷哼道:“冀州之人,竟敢前往右北平來見某,莫非閣下以為某手中之劍不鋒利乎?”言畢,將佩劍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

許攸不以為意,自斟自飲後緩緩道:“莫非閣下以為而今之右北平還是公孫伯珪在時的右北平乎?若是閣下不小心謹慎,性命危矣。”

公孫續面色大變“此話怎講?”

“閣下以為田豫看不出你們的那點伎倆不成,連冀州之人都看出閣下有奪取右北平之心,何況是田豫、郭嘉之流。”見到公孫續的神色變化,許攸心中大定。

“一派胡言,晉侯對公孫家有救命之恩,公孫家自當結草銜環報之。”雖然對方說自己是冀州之人,難保不是田豫派出來故意試探自己的。

“看來閣下對在下的身份還是有所懷疑啊,此乃在下的官印,若是閣下以為憑藉右北平城內的幫手就能從晉侯手中將右北平奪回,就大錯特錯了,右北平之地,晉侯之兵馬有萬人,即便是閣下有能耐拉攏軍中的將士,又能拉攏多少?哦,單經將軍或許會投靠公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