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8章 漢帝身死天下驚 (第1/2頁)

加入書籤

再加上王允隱晦的挑撥,華雄對董卓越來越沒有好感,每次見到董卓那臃腫的身材,很是反感,不過多年來董卓在他心中的威望,讓他不敢有太過分的舉動。

自從秀兒,也就是貂蟬,離奇失蹤之後,華雄的心情也是越來越差,經常找王允喝酒。

在王允善意的勸導下,華雄對董卓的不滿越來越大。

志得意滿的董卓並不知道,他的頭號大將華雄已經漸漸的走上了和他作對的道路,整日在郿塢中飲酒作樂,郿塢中有著足夠的糧草,如同一個王國一般,而董卓就是郿塢裡的皇帝,沒有人敢違逆他的話語,身邊有李傕、郭汜率領三千飛熊軍護衛,比之長安城內安全了不知多少倍。

不是董卓不願意在長安城內,主要是朝廷的那些大臣,經常會有一些小動作,他擔心什麼時候這些官員聯合在一起,會有性命之憂,還不如住在郿塢,再說長安城內小皇帝住的地方,和郿塢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次日,僕射孫瑞帶領十餘騎前往郿塢,拜見董卓。

孫瑞與董卓麾下交往密切,且對董卓十分推崇,進入郿塢中並沒有受到為難。

“孫僕射清早而來,所為何事?”董卓疑問道。

孫瑞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拱手道:“相國,聖上自覺不及相國,且如今大漢烽煙四起,諸侯手握重兵,不聽朝廷號令,十分焦慮,相國之勇聞名天下,聖上欲以效堯舜,將帝位禪讓與相國,臨行前聖上囑咐,相國莫要推辭。”

董卓強忍著內心的喜悅“孫僕射此言差矣,聖上雖然年幼,卻是聰慧,日後定然是一代明君,振興漢室自然不在話下。”

“相國威震宇內,無須推辭,朝中官員大都認定只有相國登基才能振興漢室。”

董卓聽的是眉開眼笑,臣子他做膩了,也想做一把皇帝的癮,若不是怕諸侯聯合攻打他,早就行那篡逆之事了,如今皇帝能夠乖乖的將帝位讓出來,也不用費更多的心思了,至於那些大臣,董卓雖然有些忌憚,卻不至於害怕,須知長安城內的軍隊是屬於董卓的,官員的性命,也攥在他的手中。

對於僕射孫瑞的話,董卓還是比較信任的,從董卓進入雒陽到現在,孫瑞沒少為自己做事,暗中通風報信。

“王司徒怎麼講?”董卓問道。

看著董卓臉上掩飾不住的笑意,孫瑞眼中閃過一道微不可查的厲色,拱手道:“司徒大人言,相國之能足以繼承大統,振興大漢。”

聽孫瑞言王允也無異議,朝中大臣皆是贊同,董卓便有些急不可耐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登基為帝,比之做相國那是天上地下的差距。

命令心腹大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領飛熊軍三千守郿塢,董卓即日前往長安。

大喜臨門,董卓十分開心,對孫瑞道:“若是吾稱帝,你當為執金吾。”

孫瑞拜謝稱臣,神色間恭敬無比。

見孫瑞以見天子之禮拜謝,董卓臉上的笑意更濃了,感覺十分舒暢,暗道“怪不得人人都想做皇帝呢。”

董卓出郿塢上車,前遮後擁,隊伍十分龐大,沿途之人見到如此隊伍,紛紛避讓,西涼軍在長安臭名昭著,普通百姓、商人見到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遠離。

董卓十分重視軍隊的力量,只有軍隊才能讓他感到安全,對手下的將士也有些縱容,這也導致西涼軍將士的軍紀有些鬆弛,在長安城內胡作非為。

董卓進朝之後,群臣拜迎,孫瑞扶車而行。

行至北門,有軍士擋在門外,董卓遙見王允等手持寶劍立於殿門,驚問道:“持劍是何意?”

孫瑞不答話,推車直入。

董卓當即意識到不妙,只是孫瑞帶來的軍士,一心只將車往王允等人的方向推“殺了這些人。”

王允大喝道:“反賊至此,將士何在?”

兩旁竄出百餘人,持戟挺槊刺之,富足的生活,董卓顯得有些富態,當即被刺中手臂,大呼道:“華雄何在?”

華雄從車後轉出,喝道:“有詔討賊!”而後一刀劈中目瞪口呆的董卓。

孫瑞持劍在手,當即上前割掉董卓頭顱,大喊道:“董卓已經伏誅,若有違抗者,與此賊相同。”

跟隨董卓而來的軍士,見董卓都死在了華雄的手中,也紛紛放下手中的武器。

橫行朝堂的董卓,死在了做皇帝的路上。

李儒得知宮中有變,混在軍中,連同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連夜投奔涼州而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