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6章 三千飛騎闖草原(二) (第1/2頁)

加入書籤

“子龍快快上馬,隨我去見幷州兒郎。”呂布笑道。

“多謝大人。”趙雲上馬大喝一聲,五百白馬義從策馬向前,倒也頗有聲勢。

一旁的呂布也是微微點頭,白馬義從不愧是公孫瓚麾下最精銳的騎兵,從騎術來看,每名的騎兵實力都不弱,不過與裝備了馬鐙、馬蹄鐵的飛騎比起來,差距還是有些大,這就是裝備領先帶來的優勢。

馬蹄和地面接觸,受地面的摩擦,積水的腐蝕,會很快的脫落,釘馬掌主要是為了延緩馬蹄的磨損,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十分有利。

“子龍能夠前來,本將軍又增加了三分勝算。”

“呂大人過讚了,大人麾下猛將如雲,戰勝鮮卑自然是不在話下。”趙雲謙虛道。

飛騎將領聞言很受用,看向趙雲的目光也變得和善起來,飛騎作為幷州最精銳的騎兵,每名騎兵自然都是驕傲之輩,他們最不缺的就是戰勝的信念,鮮卑人又如何。

“子龍,突襲鮮卑,你可有良策?”呂布對趙雲很看重。

趙雲抱拳道:“大人,鮮卑人遊牧為生,部落之人上馬皆可為戰,此處臨近鮮卑中部大人軻比能麾下,軻比能佔據王庭,擁有騎兵過萬,是鮮卑三部之中,勢力最大者,若是軻比能撤軍,則鮮卑人的威脅就小了很多。”

“嗯,子龍之言是也。”呂布臉色沉了下來“鮮卑人進犯漢境,男子過車輪者皆殺,女子劫掠,漢人的流的血,需要鮮卑人付出更大的代價。”

“諸將聽令,但凡遇到鮮卑人,盡皆殺死,不留活口。”呂布低沉著聲音道,殘忍非他願,但治下百姓的鮮血卻是不能白流,面對敵人若是存有仁慈之心,受傷的只會是自己。

趙雲的臉色亦是有些冷峻,鮮卑人對待漢人的手段,他早有耳聞,對於呂布的決策沒有絲毫的牴觸,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待鮮卑人,不能有任何的仁慈。

“諾!”眾人齊聲道。

“傳令斥候,打探周圍訊息,一旦有鮮卑人出現,立即稟報。”呂布道。

雁門關上,橫七豎八的躺著許多士兵,渾身浴血,臉色森冷的蕭衍看著關外緩緩退去的鮮卑人,臉上露出凝重之色,鮮卑人這次的進攻比往年要猛烈的多,接連進攻一日一夜,士兵疲敝不堪,直接躺倒在關上休息,此刻,就是他也分不清,這些士兵中到底哪些還是能站起來的。

鎮守雁門關已經有十餘年,經歷過的戰事數不勝數,鮮卑人往年只是在雁門關外止步,沒想到這一次卻是來真的了。

“曹將軍,援軍何日到達?”蕭衍見曹性上關,急忙迎上去問道。

“蕭將軍,幷州援軍恐怕還需五日才能到達。”曹性擔憂道。

“五日?關內守軍如今只有五千餘人,許多士兵身上帶傷,如何擋住鮮卑人的進攻?一旦鮮卑人攻破雁門關,幷州的百姓將會遭到什麼樣的屠戮?”蕭衍越說越激動,他是幽州代郡人氏,家人在他小的時候就遭到了鮮卑人的毒手,還是孩童的他,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從軍二十餘載,見識了太多的鮮卑人,仇恨的火花變成了熊熊火焰,可惜朝廷闇弱,就連雁門關守軍的軍餉,也是有半年沒,可是雁門關的守軍卻沒有一個人離去,他們與鮮卑人的仇恨已經達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袍澤和百姓的慘狀,刺激著每一名熱血兒郎。

鎮守雁門關,只是為了保護身後的家園不被鮮卑人劫掠,這是他們始終堅守的信念。

“蕭將軍,鮮卑人這次的進攻太過突然,此時冀州袁紹屯兵邊境,幷州也沒有多餘計程車兵了。”曹性嘆息道。

“如今鮮卑犯境,袁紹還有心思進攻幷州,當真是敗類,什麼四世三公,偽君子。”蕭衍破口大罵。

曹性點頭道:“大人已經派遣高順將領帶領一萬援兵前往雁門關,只需堅守五日即可。”

蕭衍也知道幷州的情況危急,對於州牧府,他沒什麼好感,他是邊關守將,對於州牧府的命令也是不怎麼聽從,不過州牧府能夠派遣援軍,他還是很感動的。

“開飯了。”士兵睜開惺忪的睡眼,對於他們來說,現在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吃完飯後,美美的睡上一覺。

蕭衍眼中含淚,那些仍舊躺在關上計程車兵,再也醒不過來了,雁門關內七千餘名將士,在鮮卑連續半月的進攻下,折損了兩千餘人,看著一個個熟悉的面孔被抬下關,他的心中很不好受。

攻城的鮮卑人付出的代價更大,鮮卑人不擅長攻城,人數雖多,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