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47章 月夜倩影 (第1/1頁)

加入書籤

這個老婆婆鬚髮皆白,銀髮亂糟糟地用麻色布條隨意地攏住,雪白的眉毛幾乎垂到了腹部。 她身上穿著厚厚的破舊百衲布衣,原本應該是有顏色的,但已經洗的發白,看起來很古怪,就像是五百年前大夏博物館裡那些蠟像一樣。 一股暮氣,撲面而來。 “貴客來了。” 婆婆聲音中帶著笑意。 他拄著一根白色的自然木柺杖,沒有任何的雕飾,笑眯眯地道:“我就說,今天一大早,就聽到報喜鳥在門口嘰嘰喳喳地叫呢。” “村長婆婆好。” 李笑非行禮道。 “年輕人,丰神如玉啊。”婆婆笑眯眯地誇讚道。 “婆婆,你是不是眼睛花了。”姬蠻笑吟吟地捂嘴,這樣一個胖子,哪裡配得上‘丰神如玉’這個詞。 婆婆也不解釋。 只是拉著李笑非說家長裡短,還乾脆帶著他,在部落寨子裡各處參觀,就好像是招待遠方來的客人一樣。 還向寨子裡的所有人,介紹李笑非,說是村子的貴客。 很快,村子裡的大多數人,都知道了李笑非的到來和存在,也都報以善意的回應。 民風淳樸。 這是李笑非最真實的感受。 就真的像是《桃花源記》中形容的那樣:“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這裡的一切都很原始。 李笑非有些好奇。 既然有南宮龍劍一直暗中提供各種資源,那為什麼並沒有各種便利的交通工具和電器等生活用品。 或者有其他一些現代化設施的話,這裡的生活狀態,也不會如此原始。 畢竟提供這些無關緊要的非戰略性物資,對於南宮龍劍來說,非常簡單,完全就是舉手之勞。 回到招待大廳。 村長婆婆笑眯眯地道:“我們來到這裡的時間很早,已經幾千年了,所以還是更喜歡以前的生活方式,重闕城中那些五光十色的工具和用品,非常神奇,但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所以一直都沒有讓南宮提供。” 李笑非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村長婆婆回答了他內心深處的一個疑惑。 但問題是,她是猜到自己有所疑惑,還是說……讀心術? 總覺得這位看起來一陣風都能吹倒的老婆婆,實際上非常的不簡單。 就聽村長婆婆又道:“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們這裡主要修煉的功法,名為‘自然功’,核心宗旨是天人和諧,功法自然。因此需要保持原始的生活狀態以感悟自然,提升修為,過多現代社會的用品進入桃源,會毀壞自然,破壞修煉環境,也讓村民們內心中生出各種不必要的慾望。” 李笑非連連點頭。 原來如此。 村長婆婆的坦誠,讓他有些始料不及。 而更讓他驚訝的是,村長婆婆說完,直接拿出一塊青色的獸皮,遞過來,道:“塵哥兒可以觀摩一番,這便是桃源中眾人所修煉的‘自然功’。” 李笑非略微猶豫,將青色獸皮接過來。 旁邊的阿青倒是沒有說什麼,表情也自坦然。 但姬蠻卻有些驚訝。 一雙黑白分明水汪汪大而圓的桃花眼,眨啊眨,仔細地看著李笑非,好像是在發掘什麼,要將他徹徹底底的看透一樣。 李笑非低頭觀閱青色獸皮。 最上面是‘自然功’的總章綱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看完這段,李笑非張了張嘴巴。 這不是《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的內容嗎? 它是‘自然功’的總綱? 這部功法,莫非是從《道德經》中衍伸而來? 李笑非以前大學時代,看許多小說時,常會見到一些將《道德經》做為超級功法的設定,後來在跟隨一百零八位師父學習傳統武術、古武的時候,也會見到一些功法奧義與《道德經》契合。 他自己也研讀過《道德經》。 也知道無數世界上頂級的哲學家,如黑格爾等人,都對此文推崇備至。 在大夏更有這樣一種說法—— “道德說來五千言, 豈知一字一層天。 凡夫但能明一處, 須臾肉身成金仙。” 但那時候李笑非的武道只是皮毛,武學理解不深,所以根本無法體會到這五千言中所蘊含的大道至理。 此時復又觀來,只覺得看完這《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的內容之後,腦海中頓時一片白茫茫,恍恍惚像是有什麼東西一下子印入神魂,又好像是神遊天外什麼也沒有領悟參透。 村長婆婆看著李笑非手捧青色獸皮發呆的樣子,眼角眉梢都出一絲淺淺的微笑。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