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古人的智慧 (第1/2頁)

加入書籤

“聽說九州科技在溙國也擁有很多企業合作,而且那些企業也有不少是上市企業,請問我們可以去投資這些溙國企業嗎?” 面對這些海外IP使用者的發言,早已經習慣這個情況的大夏使用者們,此時此刻也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看到有意思的問題,就回答一下。 看到那種很有針對性的利己問題,直接就是無視,並且拉黑、舉報。 大夏網民們現在還並不相信美洲大地爆發了金融危機,甚至他們認為這是那些海外使用者想增加投資渠道,原因很簡單——大夏官方新聞沒有宣佈金融危機爆發。 就是這麼簡單,但也最為直接的原因。 雖然曾經有很多人吐槽新聞記者的各種不符合事實,但是對於大夏官方新聞,他們都沒有太多的疑問。 只有大夏境內的本土金融機構業內,才在流傳這個事情。 而九州科技作為全球最頂尖的科技產業公司,內部自然也有金融投資部門。 很快,九州金融部門的高管層和專家團隊就“申請”到了與自家公司創始人對話溝通的機會。 沒錯,在九州科技內部,要想和顧青交流溝通,是需要申請的。 只有極個別部門與實驗室可以不需要申請,直接對話。 但金融部門,這個在其他公司肯定地位頗高的部門,在九州科技內部卻沒有那麼高的優先權。 顧青看著手中的資料,還有這些金融部門高管層與專家眼中的熱烈眼神,幽幽的嘆了一口氣。 啪嗒。 他將紙質檔案放在了辦公桌上。 雖然是虛擬增強技術營造的辦公室,但所有人都能夠感覺到自家總裁的神情並不輕鬆。 “我沒有專業學過金融經濟,所以我講的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大家或許應該有時間聽一聽吧?” 面對這個問題,自然沒有人敢搖頭說:“不,沒有時間。” 看到眾人點頭,顧青這才繼續說道:“在我看來,從古至今,經濟危機的原因其實就倆原因—— 要麼,人口爆炸,生產力跟不上了,導致經濟崩潰,引發戰爭。我們大夏古代不短的朝代更替,除去土地兼併這個主因,最大的就是人口爆炸這個原因了。 要麼,就是生產力過剩,資本所有者不斷攫取資本,引發經濟危機,從而導致戰爭。這種情況自然是工業革命之後才會發生,並且只在區域性地區發生,對整個世界來說,生產力還是不夠的。 其實,第二種經濟問題的根本原因和解決辦法,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經說明白了。 古人的確生產力地下,但是人的消費水平也低,人口不過剩的時候實際上並不會因為生產力水平過低導致經濟危機。也就是說,大部分時候,其社會經濟環境是正常的。 而古代人只是在科技知識上比我們積累更少,聰明程度上可不輸現代的人。 兩千多年前,我們大夏有一個古人,他被孔子稱頌,是諸葛孔明的偶像,是世界有記錄的歷史上第一個玩經濟戰之人,他甚至可以利用他說掌握的經濟知識,打贏國運之戰。 他的名字叫做管仲。 管仲就明確的說過,社會經濟的問題,本質上就是——窮人沒錢花,而富人卻不花錢。 管仲從不覺得社會存在剝削者有什麼問題,因為只要任的道德還沒有全體達到天下為公的地步,剝削者就不可能消失。 但是,剝削者只剝削,它不花錢,管仲認為那就是個大問題了。” 說到這裡,顧青停頓了一下。 他舉起紙質資料,語氣認真道:“我們假設社會上存在一百塊錢流通,也存在價值一百塊的商品。 這個時候,社會經濟就是正常的。一塊錢,對應一份商品。 但是,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剝削者,它剝削了三十塊錢自己存起來不用了。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商品對於其他人而言漲價了。 商品本身其實沒有漲價,還是一塊錢一份,因為商品價格還是對標錢的總量在定價。 但是,其餘人能夠獲取的錢變少了,只剩七十塊了!錢的獲取難度增加了,變相的等於商品的獲取難度增加了。 因此,雖然商品沒有實際漲價,但是對於其他人而言,商品就是漲價了。 現實世界裡,人們極少會遇到一塊錢一份商品的社會時期,而是直接遭遇“商品價格是按照一百塊錢定價,實際上卻只能掙到七十塊”的情況。 也就是說,因為剝削者的存在,大家其實一直活在‘通貨膨脹’的社會環境之下 不僅如此,現實世界裡,這種通脹還會持續疊加。 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和資本家逐利的本性,生產規模會一直提升。 商品變多了,國家就必須多發對應多的錢,否則會導致通貨緊縮。 但是這些多發的錢,依然會被資本家們剝削走一部分。 於是乎,實際上的通貨膨脹就開始一次又一次的疊加起來。 結果就是——商品價格上天,工人們卻沒有錢去消費。於是乎,經濟開始崩潰,人們為了應對風險保障不願意再花掉手裡的錢,資本家們又不願意商品降價,甚至不惜毀掉商品。 最終,當人們手中最後一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