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九十三章 釣魚佬 (第1/2頁)

加入書籤

曾經的副主任黃慶,此時已經沒有“副”這個帽子,隨著九州科技環境生態和綠色種植生態園這些專案的落地,他的位置也是水漲船高。 在大力抓環保和特色產業的今天,宣城因為九州科技的這一系列投資規劃專案,那是屢屢得到上級褒獎,每次相關會議上,宣城相關部門的大員們就沒有一個不是滿臉自信的。 所以對待顧家,黃主任那簡直就是在當自家一樣在看待。 雖然不至於逢年過節就上門打招呼,但只要是有什麼新規定和福利要落實的時候,他都會找顧英朝說幾句。 只不過每次劉母都拒絕了這種好意,而且還順便講這些新規定和福利待遇放到集體上去講,所以黃慶的這種行為也就逐漸減少了。 在得知顧青回鄉過年,他立馬就聯絡起了顧家那邊的親戚。顧青父母這關是不好過,但那些親戚總是有很多好說話的。 一通聯絡後,他也確定了班子裡大家心心念唸的那位的確是回到了家鄉,便趕緊聯絡了其他幾位領導。 有好事,必須要在核實後,第一時間報上去,這樣才能穩妥。不進行核實,就會留給人輕浮毛躁的印象,這在班子裡可是大忌。 而作為宣城班子裡的大員張懷民,此時還帶著人和米糧油這些物資,慰問貧困戶。 “老鄉,現在九州生態園那邊還在招收年紀大的特殊員工,你們家自己的田地也可以租給他們,每過一段都會有補貼拿。 現在咱們政-fu有錢,你以前吃的那個藥,從今年開始已經可以低價買了,孩子在外地如果工作不順利,咱們本地也有不少企業在招人,工資待遇可能沒有一線城市好,但是離家近,而且這兩年工資待遇也提高了很多。 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咱們可一定要按時吃藥,以後還得抱孫子,抱重孫子吶。” 作為一方父母官,張懷民自認自己在宣城乾的這十年可以說是問心無愧。 上世紀留存下來的那個造紙廠被強迫搞了排水過濾系統,原本賣木頭賣得光禿禿的山林,也恢復了植被,四處拉人招商引資,求上面補貼。 什麼旅遊業、農家樂、特色養殖都在做,但卻見效不大。這兩年九州科技帶著科學規劃的專案落地宣城後,雖然因為優惠的原因,沒有稅收,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刺激了本地經濟繁榮,畢竟人們的荷包鼓了起來,其他產業才能過得更好。 雖然對於那種有點跪舔九州科技的做法,有些不對,但是能夠讓本地經濟變好,環境變好,在他看來,有一些東西是可以接受的。 等他接到黃慶的電話後,臉上的關懷更多了幾分。 思慮片刻後,他在電話裡對黃慶說道:“我這邊還有三位貧困戶要慰問,其他人也有自己的工作,咱們明天再去拜訪,你記得和那邊溝通一下,如果他們不願意,或者不方便,也不要勉強。 顧青常年在外,肯定也是想念父母,才會這麼急急忙忙的往家趕,咱們也不能為了一些麻煩事去打擾到人家,總歸這些事都是可以商量的。” 張懷民的這個安排,讓黃慶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只要老大能條理清晰的安排好事情,手底下的人也好做事。 蜀地的冬日總是暗的很快,當顧青一行人回到家中,放置好行李這些之後,天色已經漸暗。 父親顧英朝剛剛從養豬場回來,就看到自己兒子正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和自己老婆有說有笑,憨憨的國字臉上就咧起了嘴角。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你要回來過年,都不曉得早點打個電話,你媽媽昨晚還在唸叨你,說是等過兩天快遞能送東西了,就把家裡烘的臘肉和香腸寄到你們公司。 那幾百斤可是把我們弄累到了,還天天要燒柴火。” 蜀地人家的臘肉除了要用鹽醃漬,還需要放在木柴火上面,用煙燻的方式燻一個月半個月左右,木柴的不同,煙燻的味道也有差別。 知子莫若母,自家孩子從小就喜歡吃臘肉香腸,雖然有些不健康,但根本抵擋不住母愛氾濫…… 顧青放下手中的葡萄,擦了擦手,然後站起身將自己老爹迎了進來。 劉青青瞥了自己丈夫一眼,“娃兒事業忙,哪裡像你一天那麼閒,大冬天還去河溝裡釣魚。” 顧英朝憨笑著摸了摸頭,“就釣著玩,有時候釣到了不是給咱家改善下伙食嘛,我就好這一口。” “媽,老爸喜歡釣就讓他釣吧,這邊離城裡還有幾步路,水質好,魚也新鮮,還可以順便鍛鍊下身體。” 顧青插了句嘴,劉母立馬笑臉盈盈的答應了下來。 “娃兒說得對,就當你鍛鍊身體,反正那些漁具還是要少買點,庫房裡都快堆成小山了。” 顧英朝本來還想解釋下餌料、長杆釣大魚這些事情,但是看著自家老婆眼神,立馬閉嘴,憨厚的笑著點頭:“嗯嗯嗯,本來就是釣著玩的,這些都夠用了,夠用了。” 對於自己這個釣魚老老爹,顧青露出了不相信的表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